第八十一章 成雙2-《重生之二嫁太子》
第(1/3)頁
五皇子趙元亮已經受封親王爵,封號為安。因為他還未年滿十三歲,故此沒有出宮開府,還跟母親德妃居住在瑞安宮里。
德妃聽安王一字不漏的把《蜀道難》背誦完畢,甚是贊許。
德妃是苗疆人,初入宮禁時只認識幾個簡單的漢字,漢話說的也不順溜,今上特意請了個老翰林每日按時教她漢話以及讀書寫字。
今上本身就文化涵養極高,自然希望他的后宮妃嬪也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德妃用一年的時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漢話,同時也習得了不少經典,譬如《詩經》《千字文》,《女則》《女戒》《女論語》等等,她對唐詩也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此去經年德妃的文化修養不遜色于后宮其他妃嬪,甚至比某些妃嬪讀書更多。
康王一來安王就忙上前抓住他的袍袖開始炫耀;“四哥,四哥,我我背下李太白的《蜀道難》了,適才我剛剛背給母妃聽了,這首詩我讀了幾遍就背下了。”
康王一臉寵溺的看著兩眼放光的弟弟微微笑道;“適才你背誦的時候我就在殿外都聽到了,一字不差,吾弟甚聰。”
得到了兄長的夸贊安王那叫一個歡喜。
德妃忙讓宮女拿上康王喜歡吃的茶和點心,陪著母親和弟弟說了會兒話后康王對安王道;“你先去外面玩兒一會兒,我有要緊事跟母妃說,說完我就陪你去玩兒彈弓。”
安王聽話的退了出去。
等小兒子離開后德妃忙問康王;“特意把你弟弟支開到底要跟我說甚?”
康王吭哧了好半天才終于把自己要說的給表達出來;“母妃,兒子,兒子喜歡上個小娘子,特意來求母妃為兒子去提親。”
德妃一聽兒子有了心悅的小娘子后甚喜;“這是好事啊,為何這般吞吞吐吐呢?你馬上就十四歲了到了說親的時候了。不知哪家小娘子能得我兒青眼呢?”
“是魏國長公主的孫女被父皇冊封為清惠鄉君的李楚楚。”康王如實道。
得知了兒子心悅的小娘子是何許人也后德妃的臉色頓時變得復雜起來,她把殿內侍奉的宮女都打發出去后才開口;“兒啊,那楚楚姑娘跟娉婷郡主是手帕交,身份自然不一般,你是要娶她做正妃嗎?若如此你可就跟儲位徹底枚關系了。”
康王一臉平靜道;“兒子跟那個位置本來就無緣,即使如此不如早些娶妻為父皇開枝散葉,也算是兒子的本分。兒子自然要娶楚楚為康王妃,母妃,您且不要有不該有的想法,儲君讓兩個哥哥爭去就是了,咱們安分守己的過日子豈不美哉?”
德妃深深的看了康王一眼,然后語帶無奈道;“兒啊,都是娘誤了你的前程,若非你身上有一半苗疆血你完全可以爭一爭那個位置。”
“母妃,兒子從未想過爭那個位置,即便孩兒血統純正孩兒也不打算爭,那個位置是好,然而坐在上面亦是太多無奈,稱孤道寡,那樣的寂寞不是孩兒所喜歡的。孩兒就想做個閑散王爺,過一世富足逍遙的日子,若能娶一個自己心悅的女子為妻,然后再納幾房美妾,兒就滿足了。”說這些時康王滿臉誠意,他是真的沒有想過爭那個位置,故此才能如此坦然。
德妃見兒子果真對那個位置無貪戀她也就安心了;“既然皇兒對李楚楚心悅之,那母妃就去替你求來,雖然李楚楚身份高貴,可他們李家沒有了魏國長公主這個大靠山也不過如此嘛,據我所知李楚楚的父親不過是個小小的鴻臚寺少卿,她的幾個叔叔伯伯也都在仕途上無劍術,李楚楚這個鄉君當初還是沾了娉婷郡主的光。她能嫁你那是她跟李家的造化。”
等康王離開后德妃就讓宮女伺候著更衣,然后乘一頂小轎去了中宮。
正在看宮女打雙路的秦皇后得知德妃在寧和殿候著后就忙讓闌珊宣她到鳳儀閣來見。
寧和殿是皇后接見妃嬪和朝廷命婦的所在,鳳儀閣是她的寢殿。
妃嬪若有事情覲見都會至寧和殿恭候。
功夫不大德妃就隨著闌珊到了鳳儀閣,這個時候玩兒雙路的宮女都已經把東西收起來了,秦皇后亦是做好了接見德妃的準備。
德妃入宮時秦皇后還是貴妃,十多年里彼此都相安無事,德妃跟皇后以及其他妃嬪都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不過她速來仗義,看到有妃嬪被得寵或者位份高的妃嬪欺負她都不會袖手旁觀。
不管是對今上的原配郭皇后還是如今的秦皇后她都不刻意討好,也不敵對,更沒有打算有私交,若無要事她從不踏足中宮,即便因為私事而來也都會去寧和殿恭候,不會來皇后的寢殿叨擾。
待德妃見禮畢秦皇后忙賜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湘潭县|
北辰区|
乐平市|
辛集市|
东乡县|
韩城市|
光山县|
景东|
罗定市|
灌云县|
南华县|
固安县|
齐河县|
新源县|
昌黎县|
晴隆县|
舟曲县|
新竹县|
凤城市|
南陵县|
六安市|
将乐县|
龙泉市|
饶河县|
张家口市|
龙江县|
甘孜|
淳化县|
广汉市|
北碚区|
重庆市|
永定县|
克拉玛依市|
读书|
温宿县|
内江市|
永康市|
嘉义市|
湘乡市|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