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今大秦,能夠碾壓劉義只有三個人,陛下,太子和攝政王。 陛下護著,太子不懂帶兵,那么只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既能壓制住劉義,又能帶兵作戰,將北梁大軍趕出大秦。 劉義將軍手握兵權,那兵權等于是在陛下手里的。 陛下不會輕易交出軍權,尤其這個人是攝政王。 換做以前,寧遠侯犯渾,齊國公自然是不會跟著犯渾,可如今事關大秦的國運,他不能坐以待斃。 “愛卿可有人選?”嘉祥帝眼睛緩緩瞇起,低聲問。 “啟稟陛下,微臣也是剛剛想到這個辦法,至于人選還沒想到。”寧遠侯說。 “沒想到就好好想。”嘉祥帝口氣不善地說著。 “這個人不但要有威望,還會帶兵打仗,能夠一舉將北梁趕出大秦。”寧遠侯似是吶吶地說道。 蕭云宴看著坐在龍椅上面色不佳的嘉祥帝。 如今探討如何將北梁大軍趕出大秦,派出將軍等各項事宜,無不在說明之前嘉祥帝一意孤行護住劉義的決定是錯的。 嘉祥帝也深知這一點,可北梁大軍壓境,卻也無可奈何,佯裝不知。 這個劉義,枉費他這么多年來的培養,結果就這么丟掉天水關,等戰事平息一定要好好給他得罪。 如今當務之急是要趕出北梁大軍,否則他這個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也坐不穩。 朝堂上有人提出太子作為監軍,代表天子振奮軍心。 太子沒有想到有人會提議他作為監軍,詫異過后便開始衡量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好處。 如果他作為監軍將北梁軍趕出大秦的話,一定會重新樹立他這個儲君的威望。 “可太子殿下并沒有帶兵作戰的經歷。”大臣質疑:“這一場非比尋常,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太子面色不好:“劉大人你這是質疑孤的能力嗎?” “微臣并不是這個意思,還請太子見諒。”劉大人拱手說道:“太子是一國儲君,身份太重要了,不能發生任何的意外。” 太子的心情才算好了許多,衡量利弊之后,做出了一個決定:“父皇,這一場事關重要,兒臣身為一國儲君,責無旁貸,請父皇準許兒臣出征。” 太子想得很簡單,他不會帶兵打仗,只要帶一個能打勝仗的人就可以一舉將北梁大軍趕出大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