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你的心意是繁華似錦的盛世》
第(2/3)頁
原來,今天有個老棉農(nóng)帶著兩個兒子來賣棉花,家是附近村的。附近村的人到了棉廠,和東門那個老門衛(wèi)一樣,都有些小地頭蛇,今天來賣棉花,特意帶了桿大稱。
賣棉花帶稱的不多見,一百戶賣花人,有九十九戶都不帶稱,但也有那么少數(shù)的細心人,做事心細,做事情是數(shù)米而炊。今天賣棉花帶稱的這戶人家,就屬于那種細心人。
他們父子三人的棉花排在了十一磅上,輪到他們過磅了,父親先讓兩個兒子抬磅上一包稱了一下,稱過之后,便從架子車箱里抽出大稱,讓兩個兒子用自家大稱叫了一下,這一叫不當緊,一包籽棉少了十來斤。因為是附近村的,不怕事,就直接喲喝棉廠的磅太大,壓稱太厲害,吵著到別的磅上重新稱。
十一磅的過磅員知道那父子仨是附近村的人,可這是棉廠的地盤,并不怕他,反而說他是來尋事的,拿了桿假稱來耍地頭蛇,并撐足他去別的磅上叫稱。
于是,那父子三人中的兩人便將在十一磅上稱過的那包棉抬到了十磅上重新稱,結(jié)果,和在十一磅上稱的重量一模一樣。
那父子三人沒有叫出十一磅的磅壓稱,做父親的就站自家棉車上向賣棉人喲喝,說誰家棉花在家叫過稱了,用他家的大桿稱來稱一下是否與家里稱的一樣,如果與在家里稱的一樣,就說明他家的大桿稱沒毛病,是棉廠的磅稱有問題。
誰也沒想到,那些賣棉人中,還真有兩戶是在家里稱過的,每一包的重量都記在紙上,并從兜里掏出記錄的紙,主動上前要求稱一下自家的棉花。
這一下可壞了,如果那兩戶棉農(nóng)都用那家的大桿稱來稱一下自家的棉花,那棉廠的磅壓稱就露餡了。
當時,赦副廠長帶著前場的中層領(lǐng)導班子也在現(xiàn)在,他一看到這陣式,也無法淡定了。當時給身邊的磅長使眼色,并附耳叮囑他,讓他趕緊去叫廠里的保安把父子三個以擾亂正常收購給暫時扣起來,等收棉結(jié)束,下班了再放出來。
磅長正要去執(zhí)行,還好,十一磅的過磅員特別機智,他趁那父子三人不備,奪過他家的大桿稱,雙手抓著兩頭就往膝蓋上折,可折了幾折,硬是沒有折斷,他急中生智,趕緊插到磅板下的縫里,利用杠桿的力量,一使功,只聽咔嚓一聲給折斷了。
然后將折斷的稱扔到父子三人面前,還喲喝他父子三人是地頭蛇來尋事。
那父子三人惱了,兩個兒子跳過去就打十一磅的過磅員,也確實打了幾下,但棉廠人多勢眾,棉廠的保安也即時趕到,很快就把十一磅的過磅員給保護起來了。
沒有那桿大稱,等于死無對證了。棉廠的人也不再理會那父子三人了。
父子三人豈會善罷甘休,開始鬧事。反正父子三人吆喝什么,棉農(nóng)大都不相信,他們只相信棉廠。他們必須相信棉廠,否則,他們的棉花就要負重拉回去。
赦廠長嫌父子三人太聒噪,便附耳磅長,低語了一番。那磅長立即向父子三人賠了不是,還賠了五十塊錢。一桿大稱最多也就值個十來塊,賠了五十,可以買桿新稱還另賺幾十,再加上剛才又打了十一磅的過磅員,也顯得他們父子三人很威風,就只好作罷,但死活也不賣棉花了,罵罵咧咧的去門崗上領(lǐng)了出門證,拉著棉車從西門走了。
磅上的人也巴不得父子三人趕緊走人。
丁主任聽了出事的原委,想趕緊把這件事情去向賈玉軒匯報一下。但又怕他在匯報的時間里,鳳鳴家的棉車排到磅上了。
“你們有誰認識結(jié)算室的林會計?”丁主任問那幾個上垛工。
“不認識。”幾個上垛工都不約而同的搖搖頭。
大概都是今年新來的季節(jié)工,當然不會認識林會計。
“這樣,我有事先離開一會兒,到時候要是我趕不過來,這五磅隊上最后一輛棉車過了磅,你們幾個幫她家上垛就行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南陵县|
磐安县|
宝山区|
宝兴县|
应用必备|
高密市|
加查县|
永登县|
东辽县|
兴化市|
余干县|
江川县|
元阳县|
镇远县|
钟山县|
河源市|
玉溪市|
安多县|
泸溪县|
龙泉市|
翼城县|
镇康县|
丹江口市|
报价|
虎林市|
台东市|
广南县|
芦溪县|
方山县|
彭州市|
龙岩市|
阿拉善盟|
金沙县|
公主岭市|
大邑县|
通化县|
湟源县|
平阴县|
库伦旗|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