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緊張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 隨著第一批人類難民在荊棘谷北方靠近后來被部落命名為“格羅姆高地”的河流出海口登陸,一晃眼便是七八天。 原本簡陋的木頭城寨也在上萬名青壯勞動力日復一日的伐木與建造下變得越來越大,漸漸有了一座小型城市的規模,巡邏隊和獵人們更是被組織起來獵殺周圍活動的迅猛龍、老虎、鱷魚等猛獸。 它們的肉會成為食物,皮革則在經過處理后變成用來遮風擋雨的屋頂,亦或是硝制之后制作成皮甲、皮盾、皮靴、皮帶、皮包、皮衣。 由于荊棘谷處在熱帶地區,因此降雨可以說是相當的頻繁。 經常一天之內會零零散散下上三四次。 為了讓腳不至于整天浸泡在水和爛泥中,可以防水的靴子需求量非常大,不管是在圍墻外面干活還是在圍墻里邊干活的人都基本需要人手一雙。 皮質的雨衣則能讓那些隱藏在樹上放哨的獵人們不至于在一場雨過后就變成落湯雞。 另外,叢林老虎五彩斑斕的毛皮,在北方各個人類王國深受貴族和富商們的喜愛,能夠賣出很高的價錢,屬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黑色不帶一絲雜毛的豹皮也同樣是不錯的好東西。 還有些比較膽大的家伙甚至把大型貓科動物的幼崽和迅猛龍的蛋帶回來,打算通過馴養來將其變成人類的好幫手。 尤其是迅猛龍,在這片雨林中完全可以取代馬匹成為一種靈活的代步工具,甚至是組建一支龍騎兵部隊。 還有的人則對荊棘谷中大量不同種類的鸚鵡產生了興趣,開始捕捉、喂養和訓練這些聰明的鳥類學人說話。 至于目的,大部分人僅僅是覺得這樣很有趣,可以在枯燥的工作之余給自己解解悶。 但還有一小部分則認為鸚鵡會飛、視力有特別好、還能學會人類的語言,簡直就是最理想的偵察兵。 只要馴養足夠多會說話的鸚鵡,那么光憑它們能在營寨周圍建立起有效的警戒線。 當有心懷不軌的家伙靠近時,鸚鵡就能立刻飛回來給站崗放哨的人報警,隨后整個營地便會拉響警報進入戰備狀態。 于是乎,幾百只鸚鵡就這樣在連續幾天的投喂下變成了營地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尤其是剛開始笨拙的學舌,經常會逗得周圍人哈哈大笑,令空氣中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當時間來到第十天的時候,第二批出發的船隊也終于平安抵達,讓營地內的居民數量瞬間膨脹到兩萬人之巨。 這在荊棘谷蠻荒的雨林中絕對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勢力。 估計除了祖爾格拉布內的古拉巴什巨魔和隸屬他們的幾個大氏族,根本沒有第二個勢力能夠在規模上與這群洛丹倫王國的難民相提并論。 而且人類的工具、武器和裝備也更加精良。 不管是鋒利的鋼制箭矢,還是身上涂抹油脂保養后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的金屬盔甲、利劍,都對當地形成了碾壓般的優勢。 一群生活在海岸線附近的魚人曾經想要趁著夜色發動偷襲。 結果被一千五百多名經過斯坦索姆亡靈天災洗禮的精銳老兵率領三千多新手民兵殺了個片甲不留。 要知道為了能在荊棘谷站穩腳跟,前兩撥出發的船隊基本上裝的全都是經過一定訓練、有戰斗經驗的青壯年。 一旦遇到危險分分鐘就能轉化成合格的士兵。 憑借提前預警加迂回包抄扎口袋,整整兩千魚人連一個活著逃跑的都沒有。 它們手中用簡陋的原始武器和引以為傲的鋒利牙齒,壓根無法威脅到全副武裝、手持超過四米長矛構建起陣型的人類。 往往一輪箭雨加長柄武器穿刺下去就會成片成片的倒下。 即便幸運的沖到近前,也會被手持盾牌的重甲戰士撞翻在地完成補刀。 事實證明,魚人這玩意在艾澤拉斯壓根就無法對任何一個已經建立文明的種族構成威脅。 除了數量和老鼠蟑螂一樣的繁衍速度之外基本一無是處。 這場戰斗過后,整個營地周圍大片的海岸線頓時變得安靜了不少,就連出海捕撈的小漁船也不用再擔心會遭遇襲擊、騷擾。 而且魚人的尸體也沒有浪費,直接全部丟給那些馴養的迅猛龍、老虎和豹子幼崽敞開了吃。 在打掃戰場的時候,人們還在尸體上找到了許多荊棘谷特產的藍色珍珠。 根據一名曾經走南闖北的商人判斷,這玩意在洛丹倫王都或精靈的地盤上絕對能賣出極高的價格。 以后也許可以考慮弄點侏儒或是地精潛水裝置,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搞珍珠養殖,保準能發大財。 這個發現再加上豐富的自然資源,無疑徹底坐實了荊棘谷遍地是黃金的說法,也讓人們堅信未來的生活必然會比過去更好。 尤其是教會中的商人、貴族和官員,開始期待在完成移民遷徙之后自己及其家族要如何快速致富,成為這個嶄新人類王國的上層統治階級。 畢竟像眼下這種為了最大限度保障生存的配給制度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的,早晚有一天要開放貨幣和市場。 到時候豐富的自然資源就能夠源源不斷被轉化成為財富。 相比之下普通人因為見識有限,最多想象一下獲得屬于自己的土地,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 不過根本沒有誰察覺到,在他們與魚人交戰的時候,叢林中有好幾雙眼睛正趁機躲在暗處觀察著戰斗的過程。 等人類開始歡慶勝利的時候,這些身材高大消瘦的身影便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大概幾個小時之后,在荊棘谷北方古老叢林遺跡之中的巨大篝火堆附近。 一名留著紅色短發的巨魔緩緩從黑暗中走了出來,用一種充滿厭惡和憎恨的語氣說道:“我已經親自去確認過了。 那些人類數量很多,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 他們擁有很多精良的金屬武器和鎧甲,擺明了是想要在這里定居,搶奪屬于我們巨魔的土地。 不能再繼續等待下去了。 我們必須召集全體血頂部族的成員發起一場進攻,把這群該死的人類入侵者全部殺光或者趕下大海。 荊棘谷是屬于巨魔的領地! 無論是誰想要挑戰這一點都必將迎來殺戮和毀滅!” “我完全同意!殺光那群人類!搶走所有的物質!把他們扔進鍋里煮著吃掉!” 另外一名同樣留著紅色頭發的巨魔戰士高舉雙手發出嗜血的咆哮。 在他的帶頭下,很快篝火堆周圍的其他巨魔也都紛紛高呼要發動戰爭把跨海而來的人類趕盡殺絕,吃對方的肉、喝對方的血,把頭骨堆砌到一起做成巫毒堆。 千萬不要以為這僅僅只是一種夸張地形容! 作為荊棘谷北方地區最強大的巨魔部族,血頂巨魔是出了名的嗜血殘暴。 不少來自北方暴風王國的探險者與偵察兵就不止一次被他們抓住,并且活生生肢解扔進鍋里當成食物吃掉。 因為在巨魔的傳統中,殺死強大的敵人并將其吃掉就能獲得對方所擁有的力量,即便是在巨魔部族內部的紛爭中殺死吃掉俘虜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吃人這種原始野蠻的風俗在荊棘谷巨魔之中可以說是相當的普遍。 這一點從巨魔營地周圍那些堆砌的類人生物頭骨堆就能略窺一二。 即便是后來投靠獸人的暗矛部族,在正式確認加入部落之前也保留著類似的習俗。 除此之外,由于荊棘谷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因此金屬的東西無論怎樣精心保養都會非常容易在潮濕環境下生銹,所以非常難以被保存。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缺乏金屬冶煉能力的本地巨魔而言,骨頭實際上還是一種更容易獲得且耐用的武器材料。 他們還相信用親手殺死的強大敵人骨頭制作而成的武器,可以站在戰斗中賦予自己額外的力量。 很多弓箭、長矛、標槍這類武器前端綁著的,往往都是被磨尖的類人生物肋骨,斧頭錘子等武器也是用腿骨綁上一塊打磨好的石頭。 只有居住在祖爾格拉布城內的巨魔精銳,才有可能真正用上秘銀和瑟銀加持巫毒魔法打造的武器裝備。 所以洛丹倫難民帶來的金屬制品對血頂巨魔而言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結合以上這些要素,一場人類與巨魔之間的戰爭在所難免。 才短短幾天的功夫,血頂巨魔就已經聚集了上萬人,甚至還包括一支迅猛龍騎兵和馴養荊棘谷猛虎作為幫手的精銳獵人。 由于他們平日里都是分散成一兩百人左右的小部族分散開過著漁獵采集的原始生活,因此大規模召集必然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而這種大規模的聚集與遷徙動靜自然不可能小得了,更不可能瞞得過已經憑借堅船利炮掌控了荊棘谷最大河流的人類。 再加上還有藏寶海灣大財主里維加茲留下來十分熟悉本地情況的一百五十名地精火槍手,很快便察覺到了血頂巨魔不同尋常的動向。 毫無疑問,但凡對巨魔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們是絕對沒有能力把幾千乃至上萬人聚集到一起建立城市的。 因為城市意味著食物充足并出現大量盈余,進而衍生出復雜的社會分工。 雖然荊棘谷熱帶雨林的氣候環境使得獲取食物要更加容易,但也不是光靠漁獵跟采集就能滿足一座城市每天的消耗。 更何況炎熱潮濕的氣候除了帶來豐富的食物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很難長期安全的保存食物。 新鮮的肉類和魚甚至都不需要一兩天,僅僅六七個小時左右就會開始發臭,最多一天便會徹底腐爛變質沒辦法吃。 水果在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倒是能保存幾天,但也僅僅只是幾天而已。 所以當成千上萬巨魔匯聚到一起,僅僅填飽肚子都是個大問題,搞不好會導致某片叢林獵場所有的動物被過度捕殺,變得不再適合居住。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大范圍朝同一方向匯聚的時候往往意味著一件事情,那就是發動戰爭。 再結合人類在荊棘谷北部建立定居點的事情,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該死!血頂巨魔是沖著我們來的!” 負責領導教會的中年牧師看著匯聚起來的零散情報,終于忍不住低聲咒罵了一句。 雖然他早就從“神”的告誡中得知荊棘谷有非常多的巨魔,而且遲早會跟人類發生沖突乃至戰爭,但卻萬萬沒有想到會來的如此之快。 最重要的是這群巨魔比預料中要聰明狡猾的多。 看到己方人多勢眾并且還有藏寶海灣地精火槍手的協防,壓根沒有采取小規模滲透、騷擾和襲擊的戰術,而是打算直接選擇來一波大的。 根據黑水海盜提供的信息,生活在荊棘谷北方的血頂巨魔數量至少有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再加上巨魔那強大的恢復與再生能力,在荊棘谷熱帶雨林這樣的地形上簡直就是最可怕的敵人。 難怪地精在藏寶海灣建立城市那么久,始終都不敢向外擴張勢力。 因為一旦離開易守難攻的地形深入內陸,他們那引以為豪的火槍、炮艦將會變得毫無用武之地,很快便會被如同潮水般涌來的巨魔殺光。 以人類之前與巨魔幾次交手總結出來的經驗,對付這些家伙最好用的其實還是魔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