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想到陳雅潔居然能夠記得那么久遠的事情,這著實讓凌峰感到意外,這套商業文化的說詞,其實是凌峰借鑒的,但是隨著對于文化的更深次理解,凌峰也深深的認同商業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比如,《論語》中雖然沒有經商之道,可如果真正理解好論語那么就會發現論語這種典籍中蘊含著更加深邃的商道。 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就蘊含著做人與經商的大道,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這等的文化典籍實屬華夏文明之瑰寶。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哪個不是商道的經典巨著。正所謂商場與戰場,兵法的妙用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聽完凌峰默默叨叨的長篇大論,陳雅潔眼中更是泛起了小星星。 “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經商奇才,短短半年,從身負巨債到全國文明,我是不會看錯人的。” “謝謝,陳姐的夸獎,我也只是紙上談兵,現在的這點成績實屬運氣,論真本事,我還是很佩服侯天爵的,起碼他學的一手好厚黑學。” 想起侯天爵,凌峰恨得牙根子都疼,眼中一股煞氣頓時而生,這讓陳雅潔不由的感覺到一股寒氣,看著凌峰,猶如看著一頭想要吃人的猛獸一般。 在凌峰的心里,背叛是人的本性,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忠義故事被人津津樂道,就是因為少,才值得流傳和被人稱頌,相反,背叛的人也會被人所詬病,以至于幾千年下來都一直直不起身,挺不起腰,跪在那里被人唾棄。 華夏人的骨子里流淌的忠人之事變成了一種道德文化深深的影響著后來子孫,商道的本義隨是增加貨物的流通改善民生,可是越來越多的雞湯讓這種具有深遠意義的優良品德漸漸被金錢唯上論所破壞。 抗戰時期的某些有錢人,大發國難財,被人唾棄,后代卻因為他們留在海外的資產享盡清福,發表一些破壞言論都是這種公知文化深入骨髓,病入膏肓的表現,當被外國人驅趕又號稱自己需要祖國幫助恬不知恥的以高人一等的姿態出現時,他們失敗的已經連褲頭都不剩了。 國弱,個人太強,會吃虧,國強,個人太弱,同樣會吃虧,因此商人一定要將強大的文化基因深深的刻畫進自己的dna,并且真正融入進自己的腦海和事業中,才能做到立于不敗之地。 沉默,餐廳內安靜的一根針落地都聽的清清楚楚,凌峰的眼色恢復了平靜也變的正常。 “來,喝一杯吧!” 陳雅潔端起酒杯很鄭重的和凌峰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