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勤德殿賈蓉論興亡-《御紅樓》
第(1/3)頁
賈蓉說完,乾明帝開口道:“管仲曾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階,分級而治之。階級一詞,你用的很好。然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而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此做何解?”
“回陛下,是利益。先秦《六韜引諺》中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我等勛貴,為統治階級。享受富貴、地位和常人不可求的機遇,此皆陛下所賜也。為了這些權利,勛貴也一定會牢牢依附于陛下身旁?!?
“嗯,不錯,繼續?!鼻鞯埸c了點頭,開口道。
賈蓉斟酌片刻,說道:“殘明第二大疾則是經濟崩潰。在草民看來,明朝自立國起,就注定會經濟崩潰。”
“然,經濟崩潰其中又涉及到很多,如階級相爭、土地兼并……”
“明朝立國之初,有田約八億五千萬畝,田賦三千萬石。宣德時期,江南抗議稅收過高,宣德皇帝減免江南稅收三百萬石,自此,明朝一年田賦約為兩千七百萬石。草民曾算過,此田賦稅率約為百分之三,甚至比漢朝時期的十五稅一還要低一半。”
“按理說,這樣低的賦稅,百姓必然是安居樂業,國家應當蒸蒸日上,觀史卻又并非如此,何也?”
“受限于氣候,如有災害,百姓欠收,為了生計,必然要拖欠田賦。地方官員為了名聲,也要朝廷減免賦稅。而朝廷出于賑濟、安穩民心以及實際的收稅阻力,免不得要減免一些賦稅。這一來一回間,地方便有了積欠,國家就有了虧空?!?
“還有,一旦出現天災,必然導致土地兼并。本來需要繳納田賦的農民,丟失了自己的土地,成為流民。而大戶們各種黑箱操作,逃稅、避稅。這必然導致明朝的稅收達不到賬面上的數目?!?
“除了田賦,便是商稅。明初,明太祖有言,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此稅在草民看來,收的太低?!?
“而且明朝的收商稅的能力極其低下,一是無核定的明目,二則是朝中為官者,多為商人子弟或與商人相互勾結者?!?
“科舉取士,士子需要時間學習,必然導致家庭缺少主要勞動力。再加上筆墨紙硯價值不菲,是故商人之子相比較于常人,更易取得功名。到后期,商人甚至主動資助家境貧寒,卻有天分的士子。等到這些士子鯉魚躍龍門,為官以后,又會回報商人?!?
“而且,官僚集團在積累財富的方式上也早與古時不同。由囤積土地,轉向投資商業。可以說明朝的大部分文官已經成了商人階級的代表。如此,國家則收不上稅。”
“田賦收不足,商稅收不上。是故,明朝必亡于經濟崩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通榆县|
固安县|
郎溪县|
林口县|
区。|
汉寿县|
明光市|
车致|
蕲春县|
时尚|
安乡县|
南皮县|
淄博市|
时尚|
云安县|
沛县|
遵化市|
通城县|
甘肃省|
石楼县|
寿光市|
静海县|
普陀区|
阆中市|
财经|
徐州市|
临清市|
迭部县|
科尔|
永丰县|
上高县|
新兴县|
德钦县|
仁布县|
林芝县|
从江县|
若尔盖县|
四平市|
法库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