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 宣室問對(二)-《漢大也》
第(2/3)頁
彼時少帝在位,文帝為代王,未曾登皇帝位,以王者受皇帝璽符,乃僭越也。故文帝不受,不欲留人口舌也。
十,閏九月,己酉晦(二十九日),文帝進入都城長安,宿長安代國官邸,朝廷眾臣共護送到官邸。丞相陳平等人再次跪拜奏曰:‘少帝劉弘等人皆非孝惠皇帝子,不應(yīng)侍奉宗廟做天子。大王乃高帝年長之子,應(yīng)繼承皇統(tǒng)。臣等恭請大王登基為帝!’
文帝再辭曰:‘奉祀高帝宗廟,乃重事也。吾沒有才能,不足以奉祀宗廟。希望請楚王考慮一個合適的人,我不敢當此重任。’
彼時楚王劉交尙在世也,其為高祖弟,先帝季父,宗室長者也。家有長者,由長者主持公事乃應(yīng)有之禮。
群臣三請,文帝才謙遜地按賓主的禮儀面向西,辭謝了三次,又按君臣之儀面向南,辭謝了兩次,方即天子位。
三請三辭,絲毫不敢有違古之禮儀。
十一,文帝傍晚入未央宮,當夜便拜宋昌為衛(wèi)將軍,鎮(zhèn)撫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宿衛(wèi)宮中。
此為握軍隊于手中,先解決安危倒懸之事也。
十二,行殿中,夜下詔書曰:‘近來諸呂用事擅權(quán),謀為大逆,欲以危害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大酺五日。’”
說到這里,楊玉停頓了下,格外加重語氣道:“此為去不義之名,正群臣之倫,安眾人之心也。”
若不下這道詔令,就憑周勃等臣子誅殺少帝的行為,無疑會背上一個弒君罪名,群臣人心惶惶,必會生出事端。
類似于漢初之際,因評定功勞艱難,劉邦遲遲沒有封賞群臣,拖得曠日持久,結(jié)果惹得屬下人心動蕩不安。劉邦在洛陽南宮,看到大臣三三兩兩聚集密語,就好奇問張良這些人在做什么。
張良點醒道,陛下不知道嗎,在謀反也。劉邦大驚,問天下初定,為何要謀反。張良就說,陛下遲遲不封賞功臣,群臣不安,以為天下已經(jīng)平定了,群臣無用,陛下欲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絕。
劉邦惶恐,忙問該如何是好。張良就獻計說,陛下平生最憎惡誰,不妨就先封賞誰,群臣見陛下連最憎惡的人都封賞,必不會忘掉他們,由此心安矣。
然后劉邦就捏著鼻子封了與自己有宿怨,曾多次辱他的雍齒為什方侯,然后又催促丞相御史大夫趕快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這下安心了,紛紛說“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
文帝此舉有異曲同工之理,下了這道旨,算是為周勃等群臣誅殺少帝的行為定了性,不是弒君,而是平亂,罪臣都已伏誅,眾臣有功無過。同時也在法理上昭告天下,自己登基的合理性。
要知道,少帝還沒死,文帝身為藩王就進了長安,真要追究起來,文帝也擺脫不了叛亂的罪名。
并通過初即位為由,大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大酺五日。以舉國同慶,同賀的名義來驅(qū)散大漢朝堂的血腥陰霾,安定天下人心。
楊玉雖說的隱晦,但景帝暗暗頷首,看來已經(jīng)聽明白了。
楊玉接著說:
“十三,冬,十月,庚戌(初一),徙瑯邪王澤為燕王。”
看似只有一句話,但隱含意義重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科技|
龙州县|
阿瓦提县|
涟水县|
武川县|
郑州市|
克拉玛依市|
建德市|
滦南县|
宝坻区|
布尔津县|
外汇|
沙坪坝区|
威信县|
宜君县|
上饶县|
平和县|
湛江市|
汉川市|
安陆市|
五台县|
昭平县|
拜泉县|
广河县|
淮安市|
图片|
土默特右旗|
黔东|
枣庄市|
滁州市|
邵阳市|
登封市|
长宁区|
迭部县|
思茅市|
喀什市|
平江县|
彩票|
北碚区|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