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 鄭當時推士(一)-《漢大也》
第(3/3)頁
如今景帝還未立太子,當然沒有拜太子舍人,他還只是斗食小吏,年約三十多歲。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隸屬于郎中令,官署在未央宮中,得以出入宮中罷了。
其祖父叫鄭君,曾是項羽手下的將領,項羽死后,歸順了漢朝。劉邦為了羞辱項羽,下令所有項羽舊部在提到項羽時都要直呼其名“項藉”,鄭君偏偏不服從詔令。劉邦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項羽名諱的人都拜為大夫,而趕走了鄭君。
楊玉為何將此人列為晁錯之外的第二條途徑,班固的一句話或許能做出解釋。
班固:張釋之之守法,馮唐之論將,汲黯之正直,鄭當時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
鄭當時之推士,即善于推薦賢才。
楊玉為何守在城門附近,大張旗鼓的跟人博戲,故意大撒幣引來大群游俠。也能從史書中找到答案。
《史記》:鄭莊以任俠自喜,脫張羽於戹,聲聞梁楚之間。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安諸郊,存諸故人,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所謂臭味相投,投其所好,這些游俠,就是楊玉備下的餌料。
因為鄭當時年輕時就是游俠,又經常出入城門,游俠們必知其人。
如今人已經引來了,能不能留住呢。
大概是能的,史載:莊好黃老之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翻譯過來就是,鄭莊喜愛道家學說,仰慕年長者,那種情意殷切的勁兒,就好像惟恐見不到人家一樣。他年紀輕,官職卑微,但交游的相知友人都是祖父一輩的人,天下知名的人物。
而楊玉所依仗的,就是這一身偽裝出的高齡。
楊玉猜測,其之所以如此喜歡跟老人交往,可能跟其大父(祖父)鄭君有關。或許是大父帶大的,或許是非常敬佩大父為人,導致他天生喜歡老人,與老人交往為友樂此不疲。
當然,更可能跟他喜好黃老有關。黃老講究清凈無為順其自然,這跟蛻去了年少激進心態,性格平和穩重的老年人剛好符合。
這一點,從漢文帝身上也能看出。所謂文帝愛老,武帝愛少,漢文帝就喜歡重用性格穩重的忠厚之人。
歷史上漢武帝曾有句話:鄭莊遠行,千里不帶糧。
說明鄭當時此人交由之廣,朋友之多,遍及天下,都不用準備行囊糧食,到了哪里都有人接待。
這樣的人,總歸是喜歡交朋友的,尤其是楊玉這樣的老人。
聽聞有老人在此,以其為人,沒可能不來拜見。
然后就掉進了楊玉彀中。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晋州市|
南充市|
烟台市|
琼结县|
大同县|
泰顺县|
芜湖市|
兖州市|
嵩明县|
张家界市|
玉门市|
城步|
博客|
秦安县|
玛纳斯县|
河东区|
筠连县|
西乌|
林西县|
清河县|
耿马|
忻城县|
沂南县|
两当县|
德令哈市|
环江|
会同县|
南宫市|
武城县|
西吉县|
二连浩特市|
出国|
登封市|
米易县|
山阴县|
孟州市|
博白县|
甘洛县|
社会|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