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一六章一道小菜-《唐人的餐桌》


    第(3/3)頁

    喊完好之后,裴行儉就考究般地問道:“那么,你來說說什么才是最好的救濟災民之法?”

    云初笑道:“自然是以工代賑之法,讓百姓有活干,官府收獲百姓的勞動成果,如此,才是最好的救災方式,還不用擔心養出一群廢物來。”

    裴行儉一臉欣賞地瞅著云初道:“一個還沒有進學的太學生,就能想出如此好辦法,可見,你的課業學得不錯啊,配得上你太學生的身份。”

    說詩詞歌賦,公孫可能不弱于任何人,云初與裴行儉說起政務,她是真得聽不明白,就把目光瞅向裴行儉,看樣子,她好像很喜歡加入到話題中來。

    裴行儉寵溺地回了一個關愛的目光,端起酒碗,慢慢地啜飲一口,噴一口酒氣,打一個哆嗦。

    然后對公孫道:“齊景公時,天下發生饑荒,大夫晏嬰諫言發侖粟賑濟,但景公沒有同意,當時景公正計劃建筑一個“路寢之臺”。

    晏嬰便假手筑臺之名,行賑災之實。他命令下屬官吏以高酬雇傭災民,并加長道路,有意寬緩竣工日期,把路寢筑得高大宏偉,經過三年時間,既建成了路寢之臺,也使災民得到生息。

    路寢高臺完工之后,齊景公埋怨晏子把路寢筑得太高,過于勞民傷財有罪于民。

    晏子解釋說,宮室高大與否,本身不是主要的,關鍵是看對民眾是否有利,對民眾有利,則不是奢侈,不但不是有罪,而且是對民有功,過去夏桀王修建靈臺,那才是勞民傷財有罪于民。

    云初此言希望某家能夠上書陛下,懇請陛下開各地宮室,城防,多雇傭饑民以緩當下百姓之災。”

    公孫欽佩地看著云初跟裴行儉道:“果然這才是大丈夫該管的事情,只可惜妾身身為女流之輩,無法參與,真是遺憾至極。”

    云初笑道:“大丈夫有大丈夫安天下的法子,小女子更有小女子的救民之法。”

    公孫急忙問道:“如何才是小女子的救民之法?”

    云初拍拍手,一直守在門外的崔氏就笑吟吟地走了出來,朝公孫盈盈一禮道:“大家若是想知道如何才是小女子的救民之道,可以隨老婦人來前院一觀。        ”

    公孫想都不想地就跟著崔氏過去了。

    裴行儉這時候卻哀嘆一聲道:“以工代賑雖好,當下卻無人會發動此事,某家即便是說了,上了奏本,估計也是泥牛入海了無音訊。”

    說完,舉起酒碗又大大地喝了一口酒精。

    云初殷勤地給裴行儉又倒上酒精,也假作哀嘆一聲,喝掉面前一大碗香甜的稠酒。

    今天這一桌子菜,本就不是為裴行儉準備的,而是為紅遍長安的公孫準備的,只要公孫愿意向長安的富豪之家推薦云家溫暖的棉被,以及坊市子里一些有特色的繡活,云初這頓飯就算沒有白請。

    云初不想小看公孫的能力,自從那一晚驚鴻一瞥,見過人家的身體之后,他好幾晚的春夢對象都是人家,由此可得,任何一個見過公孫的男子定然也是如此。

    這個時候,公孫再向別人推薦溫暖如春的棉被,也不知道會讓多少男人魂牽夢縈……

    /122/122457/2938924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