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百官心中滴咕著,即便是被迫叛逃的,趙國也會強烈的抹黑,趙國子民對廉頗怕是早已恨之入骨。 不起到反作用都算好的。 “恨王室,不代表恨百姓,廉頗終究是為趙國打了一輩子仗,雖談不上愛名如子,但也是不愿意對對這些蒙在鼓里的百姓動手。” 白弈繼續解釋著,廉頗性格高傲是高傲,不過他知道自己的目標只有從中作梗的人,士兵是無辜的。 “以廉頗在趙國的威望,想要讓他們放下武器并不是難事。” 百官愣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眼中的疑惑已經變成了驚喜和驚訝。 百姓雖然被騙,但也不全是傻子,總有人對此產生懷疑。 只要廉頗會說話,就會有人懷疑,加上對戰爭的抵觸,投降的肯定不少。 會不會因為長平之戰害怕投降…… 百官覺得沒這個可能,何況還有廉頗在,騙很好騙。 白弈也是這么認為,要是真有人不投降,那就是真的全國皆反了。 趙國可有六百萬人口,成年男子占百萬,若是全反,秦國能擋住?顯然不可能。 所以都是口嗨,嘴上說著要與國家共存亡,但實際上活著最重要。 不過也有真的反抗者,比如公子嘉,趙國前太子,帶著幾百個宗室逃離,想要復國,和秦國拉鋸了幾年。 “謝相邦大人解惑。” 年輕將領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語氣嚴肅的道完謝又站了回去。 “你叫什么名字。” 白弈看著這個年輕將領,發現這人站的位置很靠前,皺了皺眉,問道。 都尉,這么年輕?小伙子挺有才啊。 都尉地位很高,俸祿和地位只比九卿低一點,除了自己開掛給李斯提了上來,他還沒見過有這么年輕的將軍。 青年將領又站了出來,向著白弈抱拳,恭敬的回答道: “末將李信,字有成,曾參與過滅韓,魏兩國戰爭。” 說曹操曹操到? 白弈嘴角扯了扯,他并沒有關注秦國內的將軍,畢竟也不缺,蒙家,王家,還有幾個新起之秀,完全夠用。 李信…… 白弈看了一眼李信,他不知道李信具體什么水平,但只要不狂妄自大還是可以用用的。 需要挫折…… 白弈微微一笑,好的將軍都需要打磨,尤其是這種少年得志的將軍。 一塊璞玉要好好打磨才能發揮出他最好的價值。 李牧,一個不錯的人選。 李信與李牧算是親戚,因為唐朝亂認祖,他們都成了老子的后代。 咳咳,是不是老子的后人白弈不清楚。 但兩人的確有親戚關系,一個是隴西李氏的祖先,一個是趙郡李氏的先祖。 思索片刻,白弈上前一步,作揖道: “王上,微臣舉薦,李信為將,參加這次伐趙,領十萬大軍。” “可以。” 嬴政并沒有猶豫,看了一眼李信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嬴政答應在白弈意料之中,李信是嬴政最相信的一個將軍,加上在戰斗中表現英勇,頗得嬴政喜愛。 “王上……” 到是李信被這突如其來的將領一職搞的有些不知所措,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什么話。 “李信,還不謝過王上,謝過相邦。” 還好蒙驁在前面提醒,李信才反應過來,滿是激動的看著嬴政與白弈,嘴上連連道謝: “末將謝過王上,謝相邦大人,李信定不會辜負王上,相邦大人的信任。” 激動是必然的,他雖是都尉但還得第一次帶兵,而且一代就是這種大規模戰爭。 激動歸激動,李信并不害怕,趙國遠遠弱于秦國,現在齊楚兩國撤走,趙國孤立無援,隨手可滅。 我也要參加滅國之戰了嗎? 李信心中暗道,他也是出身大家,祖父是隴西太守,父親是南郡太守,他最大的愿望便是封侯。 這…… 有機會,一定有機會。 李信心中念叨著,眼睛中逐漸閃過堅毅,我一定要滅了趙國,將李家發揚光大,族譜第一頁要寫我李信的名字。 觀察著李信的變化,白弈聳了聳肩。 果然該什么樣還是什么樣,自己能改變歷史進程,但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都說了要低調,要低調,要理性。 不學好。 白弈搖搖頭,對這些有兩把刷子就心高氣傲的主表示強烈不滿。 李信?我都當上將軍了,你讓我拿什么李信? 我可是最年輕的領兵將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