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馬騰一直堅守不出,斥候來報,韓遂,梁興,程銀等人共計五萬軍正在趕來,明日便可抵達?!? “傳令眾將,帥帳議事。” ……李傕高坐主位,李利,李暹等西涼眾將立于左側(cè),高順徐晃等人則立于右側(cè),涇渭分明。 西涼軍,關中軍,雛形漸顯。 李傕暗自將這景象收入眼底,面上卻是不動聲色。這是無可避免的結(jié)果,即使沒有拉幫結(jié)派的心思,派系也會在不經(jīng)意間組成,這時候就要考驗君主的平衡能力了。 “馬騰堅守不出,韓遂,梁興等人的數(shù)萬大軍正在趕來,諸位覺得這一仗該怎么打?” 作為一個博采眾長的君主,他從來不會限制麾下將領的發(fā)揮,于是讓他們暢所欲言,哪怕他已經(jīng)定好大略。 李暹第一個出列,拱手道:“末將認為,應派一支偏師在韓遂等人的必經(jīng)之路設伏,先打掉這支援軍?!? 他最近多讀了幾本兵書,覺得自己已經(jīng)初涉謀略之道,于是開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 這是圍點打援,李暹能想到這一點,不禁讓李傕刮目相看。 “你覺得該在何地伏擊?” “我……” 李暹漲紅了臉,卻說不出個所以然。雖然讀了幾本書,但沒記全。 從韓遂的金城郡通往扶風郡的道路有好幾條,實在不好猜,這關系到對人心的推測,這方面還是賈詡比較擅長。 李傕也沒有責備,進步總比后退好,于是贊道:“不錯,進步很大。” 李暹這才轉(zhuǎn)憂為喜,暗自決定回去一定要繼續(xù)讀書,做一個像叔父那樣博學多才,溫文爾雅,陰險狡詐……的男人。 張繡疑惑道:“從金城向扶風進軍,最近的道路有三條,我們總不能在三條路都設伏吧?” 賈詡卻笑道:“將軍說得對,我軍正是要三路齊出。” “這是為何?”張繡一頭霧水,他只是隨口一說,難道果真一語成讖? “韓遂曾經(jīng)偷襲我軍,但被識破,如此一來他便會畏懼我軍,不論走哪條道,都有可能被識破,分兵反而是最好的結(jié)果?!? 賈詡一如既往的謙虛,沒說韓遂是因為害怕他。 這位九曲黃河在他這個老狐貍面前吃過虧,已經(jīng)沒了以往的自信。 “伯達為何一言不發(fā),莫非正苦思如何破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