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徐州,下邳,糜府。 自曹操退兵后,原本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頓時煙消云散。 至于原因,呂布與兗州士族勾結偷襲兗州,短短半月已經攻陷大半個兗州,后方失守的曹操自然顧不上徐州。 “今日那劉玄德又拒絕了陶公讓徐州之議?”糜芳見兄長回返,于是忍不住詢問。 “嗯,此人仁義,不愿奪陶公基業。” “仁義?他若是當真不想要徐州,就不會率軍來援了,這分明是假意拒絕。” 糜竺有些詫異,不得不說,自己這個弟弟的才能雖然不算出眾,但是在這件事上看得還算通透。 一州之地誰不想要,即使劉備是“仁義之君”,可只要他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要有一塊根基。 糜竺沉吟道:“如我所料不錯,陶公三讓徐州便是徐州改天換日之時。” 他大概能理解陶謙的無奈,坐擁中原重鎮,膝下兩子卻找不出一個能繼承基業的,最后只能將徐州拱手讓人以求自保。 劉備仁義,不論是真是假,為了維持這份形象,他也會護陶謙兩子周全。 “招商令之事怎么辦?” 糜芳提出顧慮,如果徐州易主,自家兄長身為徐州重臣,自然不能輕易離開。 “為兄是脫不了身了,你代我去吧。”糜竺嘆息,和甄儼一樣,他也看出其中的重大商機,李傕欲扶持商業的舉措已是昭然若揭。 糜芳咕噥道:“我?我可斗不過甄胖子。” 甄氏,糜家同為大漢巨商,各自的產業都遍布大漢各地,兩位家主又都年紀輕輕,自然免不了競爭。 “不必與他相爭,你只需了解其中內情,以求獲取最大利益即可。” 糜竺有些無奈,徐州是他的大本營,此刻又是多事之秋,這次注定要被甄儼領先一步了。 他不能親至,終究是落人一步,如何能與之相爭。 其實他與陶謙的處境有些相似,后繼無人,凡事只能自己親力親為。 于是乎,以甄,糜兩家為首,各州商賈紛紛派出代表,向著長安進發。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