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年關將近,天下各州俱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兗州的曹氏集團卻是一片愁容慘淡。 戲忠還是沒能挺過這一年,也始終沒等到郭嘉的到來。 “袁氏四世三公,麾下謀臣猛將如云,主公不可與之爭鋒,當先圖徐州,再謀豫州,最后揮師北上,與袁紹一戰,這一戰也將決定中原大地的歸屬。” “西涼軍雖強,卻四分五裂,主公只需坐視不理,西涼軍必然自相殘殺,屆時主公可伺機迎王師,奉天子以討不臣。” “袁術雖坐擁南陽龍興之地,然其目光短淺,好大喜功,不足為慮。” “劉表不過守成之君,縱有荊州十萬雄兵也只會坐困一地。” “江東孫氏雖強,但如今孫堅已死,其子孫策年幼,一時難成大器。” “益州劉焉……” 一個人越是優秀,就越是想要悉數綻放自己的才華,當然賈詡這種屬于個例。 戲忠雖然命不久矣,卻仍為曹操定下遺計,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一統天下。 唯一的遺憾是,郭嘉最后還是沒來。 “如今我大業初起,志才怎忍心棄我而去?”曹操哭得梨花帶雨,宛如小女兒姿態。 一旁的曹仁等將領亦是一臉傷感,戲忠為曹操效力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輔助曹操戰勝青州黃巾,為曹氏大業立下基礎,已經贏得了這些將軍的認可。 “天意難違。” 戲忠如今只剩最后一口氣,或者說他在靠意志力支撐著。 荀彧見他看向自己,心知他又是要問郭嘉的消息。 “奉孝自離開冀州后便杳無音信,或許此刻已經在南下途中。” “那便好,那便好……” 反復喃喃幾聲后,他縱有不甘,也無力阻止生命的干涸。 許久,曹操站起身,看向荀彧。 “郭嘉真的已經在南下途中嗎?” “在下不敢欺瞞主公,據舍侄(荀攸)傳訊,奉孝離開冀州后便向西而去。” “莫非他選擇了李傕?” “不會,以奉孝的傲氣,絕不會看上此等莽夫,在下猜測他只是想一睹關中形勢。” 曹操這才松了口氣,卻不知自己一語成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