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以賈詡看來,要么就徹底清算西涼軍,要么就暫時安撫,往后再逐步清算,這種瞻前顧后的行徑根本就是取死之道。 “文和先生以為該派何人去游說胡珍?”李傕詢問,賈詡已經(jīng)幾乎算到了一切,在場幾人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在下不才,愿往。” 其實以賈詡的性格,是不愿冒一丁點風(fēng)險的,只是李傕郭氾原本是去劫掠的,軍營中除他之外已經(jīng)沒有合適的人選。 以自己對胡珍的了解,再加上這三寸不爛之舌,相信說服他不難。 “文和先生怎能以身犯險,要不還是另派個部將去吧。”郭氾當(dāng)即提出反對,賈詡的手段令他震撼,下意識已經(jīng)把對方當(dāng)成了救命稻草。 “不可,如不能向胡將軍陳明利害,恐怕會適得其反。”賈詡搖頭,如果還有其他選擇,他又如何愿意以身犯險。 他惜命得很。。。 李傕回到座位,鄭重道:“既然如此,這件事便這么定了。” “來人,傳告三軍,所有人即刻整裝出發(fā),清君側(cè),為相國大人報仇。” “告訴他們,這是生死之戰(zhàn),若是勝了,榮華富貴享之不盡,若是敗了,誰都難逃一死。” 古人云,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今西涼軍正處于生死攸關(guān)之際,從上到下都會死戰(zhàn)不休。 簡單的會議結(jié)束后,郭氾,李利等人都各自回去調(diào)兵遣將,李傕則以商議要事為由留住了賈詡。 “將軍藏得好深啊!”賈詡一臉笑意盎然的看著李傕,他已經(jīng)確定,這人一直以來都在韜光養(yǎng)晦,直至董卓死后才嶄露頭角。 “先生不也是如此嗎?”李傕沒有否認(rèn),他故意搶先說出賈詡的臺詞,正有向賈詡顯露能力的原因。 雖說賈詡原本就是他的部下,但這人一向是出工不出力,想讓他幫你,首先得獲得他的認(rèn)可。 何況他走的本就是爭霸的路子,沒必要隱藏自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