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外這兩路兵馬,乃是什么來路? 其中一路,自然是李綱的勤王軍,以何元慶為先鋒,奮勇殺來,另一路卻是劉豫之子劉麟! 當初劉豫兵敗身死,劉麟投了完顏延禧,榮陽一戰,老曹將計就計,大破殘遼,劉麟見機快,領著幾個結義兄弟逃出生天,輾轉淮西為盜,后來卻是趙構得知,獻策老官家,將他這伙招安,如今一并殺來勤王,在城外埋伏久矣,只為今日決戰。 方臘這廂被殺個冷不防,群龍無首間,一時愈發大亂,所幸眾將各有不凡藝業,紛紛領軍四散殺出,又多承宋軍都不愿死戰窮追,殺了一氣,便任由他們逃去。 李應、余化龍保著方臘,一路馬不停蹄,直奔茅山,同養傷在此的史進匯合。 守護在此的余五婆得知兵敗,大吃一驚,連忙引本部人馬出山,將后續一支支敗兵收攏,共聚得三萬余人,其余皆逃走無蹤。 戴宗、時遷二人探得情詳,回報曹操,曹操搖頭道:“這等詐降計策,雖然粗淺,卻是最易勾動人心……” 不由一聲長嘆,暗自想起當年濮陽之戰,田氏詐降,自己貪念一動,險些喪命城中;又有后來赤壁之戰,黃蓋詐降,更是直接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最佳良機。 慨嘆一番,振作精神道:“宋國雖有此勝,大勢終究難改,只看他困守危城許久,不過兩路兵馬來勤王,便見天下人心,我等只顧穩扎穩打,先敗了揚州、廬州兩支兵,再渡江同趙佶決戰。” 又過一日,王燮殺至滁州城下,擺開陣勢,大喝道:“反賊武大,出來受死!” 曹操笑道:“且出城同他做過一場,看看這支軍馬成色。” 遂點兵三千,帶了眾將出城,望見對面軍陣前,五員戰將耀武揚威,居中一個,三十余歲年紀,手持丈八蛇矛,虬髯滿面,正是揚州主將御營前軍統制王燮。 王燮見曹操背后皇旗招展,心中一凜,上下打量幾眼,忽然哈哈大笑,指著曹操道:“我把你這逆賊!諒你身高不足五尺,毫無人君之相,如何也敢妄自稱尊?不怕天下人恥笑么?” 曹操心中惱怒,面上卻是淡淡笑道:“朕身量雖矮,膽魄卻足!數年來南征北戰,敗盡敵寇,金遼西夏皇帝,見朕無不畏而俯首,試問誰敢笑朕?” 王燮聽了無話可說,眼珠一轉,又道:“你所說者,不過上將作為,做皇帝者,豈能僅憑武功?” 曹操愈發大笑:“若無武功,安能輪到宋朝太祖披那黃袍?再說朕武功雖盛,文治卻也不遜旁人,豈不見今日之天下,唯山東堪稱樂土?朕治世之能,可見一斑也。” 王燮說他不過,發起怒來,把蛇矛一指,喝道:“誰去與我擒了這叛賊!” 麾下平寇將軍范瓊叫道:“我去擒這矮賊!”舞刀飛馬而出。 曹操指道:“此獠無禮,誰去替朕殺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