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粘得力此人,著實勇悍! 且不說他氣力多大、錘法多高。 單說掌中兵刃、胯下坐騎,與人交戰(zhàn),先已占足了便宜。 掌中兩口一百二十斤紫金錘,又大又沉,順手一揮,半個身體都遮蔽住了,一旦施展開來,兩座小山般上下紛飛,你說多么占便宜吧! 胯下白駱駝,那個拉風那個帥,且都不說,只說塊頭,比什么駿馬都要高出一大截,粘得力往上一坐,打誰都是居高臨下,這又是一個大便宜吃他占了! 這兩個便宜一占,加上他本身的藝業(yè),厲害的可就沒邊了。 西軍姚平仲、王夜叉、馬公直、楊惟忠、王淵怎么樣? 五個齊上,便是方七佛、盧俊義都要飲恨,粘得力卻能扛上許久不露敗象,著實有無敵之資。 呼延灼也是當世有數(shù)的虎將,雖見對方形貌驚人,錘大駝高,也無絲毫懼意,舉起雙鞭便打。 二人鞭錘相交,呼延灼眼角一跳,只覺沛然大力,如山襲來! 所謂重兵刃,鞭锏錘撾棒,不靠鋒銳傷人,全仗氣力運使,因此最怕的,便是遇上力氣更大的敵人。 只因這些器械,走的大多是硬打硬架、大開大合的路數(shù),一旦力氣為敵人壓制,自然震得手麻臂酸,再有千般花巧,也難用出。 馬公直何等厲害的人,對上粘得力,一個照面便敗下來,正是這個緣故。 呼延灼的力氣,自然不如粘得力。 然而呼延灼畢竟累代將門,“累代將門”這四個字,可不只是說來好聽的。 平民子弟天生力大無窮的,自古以來,在所多有,但是將門累世傳承的經(jīng)驗、千錘百煉的技巧,卻非是憑空生出,而是一代代人智慧結(jié)晶,才形成這些不傳之秘,這方是將門子弟們真正的依仗。 錘鞭交擊的一霎那,呼延灼便察覺出對方力大絕倫,這力若是受實了,免不得震虎口,乃至震飛了兵刃也是尋常。 真是說時遲、那時快!呼延灼不待這力受盡,先自把兩個手腕一抖,那兩條鞭嗡的一聲,微微彈開半寸,隨即再砸在錘上,再彈再打,頃刻之間,憑著手腕上松活彈抖運勁,閃電般連擊五鞭! 其發(fā)力之精微,出鞭之短促,便是粘得力對面與他交戰(zhàn),也不曾看出來。 粘得力還好奇呢,心想俺同別人撞擊兵刃,不過“當”的一聲,如何同他雙鞭撞上,卻是“當——”的一聲? 似這運力出鞭,短促頻擊以克化敵將巨力的本事,正是呼延家不傳之秘,尋常人哪里得知? 呼延灼既有這等卸力法門,便不怕粘得力一力降十會,兩個叮叮當當,戰(zhàn)成一團。 戰(zhàn)了十來合,呼延灼看出粘得力非止力大,殺法也自驍勇,右手鞭一收,換出一條長槍來,鞭守槍攻,又戰(zhàn)幾合,只覺手腕子酸痛,有些運不上那松活勁了,索性把左鞭也收了,只以長槍迎敵。 他換鞭為槍,殺法又自一變,胯下踏雪烏騅本是有靈性的寶馬,此刻圍著白駱駝走馬燈般狂奔,呼延灼趁勢拉開了距離,前一槍后一槍,左一槍右一槍,同粘得力游斗,欲憑技巧取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