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延慶接過一看,立刻大怒:“輔國大將軍!老夫替國家南征北戰,一生戎馬,也才做到從二品節度使,羅鄂這狗才何德何能,竟然比我官兒還大。” 趙桓恨恨道:“總有一日,要此賊血債血償!” 有了這塊二品將軍腰牌,加上劉延慶一派大將風范,守門軍士自然不敢攔阻,乖乖開門,由他們取“追查賊子行蹤。” 三人出了西門,急行不久,便至碼頭,時遷拿出錢財,賃下一只渡船,悠悠渡江,向北而去。 這正是: 鰲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不再來! 于此同時,魯智深一行,快馬加鞭,一路馳騁,已然到了金陵城東數十里外,一座鐘靈毓秀的山峰前。 此山名聲非小,古稱句曲山、地肺山,后來西漢時三茅真君于此潛修飛升,從此得名茅山,乃是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所在。 茅山山頂,有道宮一座,建于宋紹圣年間,名曰“元符觀”,趙老官家來此游歷后,更名為“元符萬寧宮”,山下又有崇禧觀一座,趙佶調遣金陵府兵卒二百,駐扎此山,供萬寧宮、崇禧觀巡邏灑掃之用。 魯智深等人何以來此?卻是史進遭葵向陽拷打數日,傷勢極重,非名醫難治,余五婆焦急之間,忽然想起,昔日“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茅山修煉,傳承上清道法,開創茅山一派,如今之崇禧觀,正是陶弘景所居的“華陽下院”,他的道法、丹經、醫術,都在此流傳,如今住持崇禧觀的真人陳赤夷,正是此間高手。 喜這崇禧觀所在,位于山之南麓,倒是免了登山之勞,眾人數百匹馬,一直馳騁到觀前,早有守觀兵馬驚動,出來攔住喝問:“汝等都是什么人?這里乃是洞天福地,如何敢加侵擾?” 魯智深陪笑道:“灑家兄弟受了重傷,聞此處有位陳真人醫術驚人,專程趕來求醫,只因心急,沿路趕得急些,這位官人見諒則個。” 那官將聞言冷笑:“茅山兩座名觀,一座元符萬寧宮,一座崇禧觀,皆受當今圣上供奉,尋常百姓若要燒香問道,可去別的道觀。” 魯智深聽了急道:“別的道觀,卻沒有精通醫術的陳真人。” 那官將聽了愈發大笑,搖頭道:“好笑了,有沒有與老爺何干?老爺奉了皇命,守護這里的道士安靜修行,別的事情一概不問。” 魯智深不由怒起,嚷道:“灑家自尋陳真人救命,你這廝夾三纏四,惹得灑家惱了,教你流血面前!速速退下!” 那官將守把在這清凈道觀,日日無事,早已無聊至極,所謂無事則生非,他雖見魯智深這行人人強馬壯,也不知哪里來的膽子,反變了臉色道:“你敢當面沖撞老爺?老爺卻不曾見出家的人自稱灑家的,我看你這廝們,多半便是明教余孽,來人,拿下這干人,送去衙門好生拷打。” 魯智深聽罷,哈哈大笑,聲震雷霆,回身把史進交給陳達抱著,自家跳下馬,就馬鞍側抽出禪杖,大步走向前去,口中言道:“你這廝逐日守在道觀,不料也得了幾分神通,你如何曉得灑家正是明教余孽?” 手起便是一杖砸去,那官將欲躲,哪及他杖快?嘭的一下,打成一團肉泥。 其余官兵都驚得大叫:“造反了,造反了!” 魯智深本來心憂史進傷勢,壓著脾氣同這廝們說話,誰料他油鹽不進,如今發作起來,再難自制,大步沖入人群,一條禪杖虎虎亂舞,瞬間打得場中一片血肉模糊。 余五婆喝道:“既然動手,且都殺盡了這廝,莫放他一個走路!” 當下眾好漢齊齊撒馬,四下只一沖,這一百兵將,便連“我軍敗了”也不及喊出,頓時化為齏粉。 這一通大鬧,頓時驚動觀中道士,只聽得步伐匆匆,一二百老道士、小道士、不老不小中道士,紛紛沖出道觀,有的手里拿著鋤頭、木棍,有的手里拿著搟面杖、菜刀,為首幾個道士,卻都仗著明晃晃長劍,大喝道:“放肆,出家清凈所在,如何竟敢胡亂殺人!” 魯智深雙目圓瞪,大口一張,說出一番話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