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曹操哪里肯放?大笑聲中,一把拉住蕭嘉穗手道:“這等言語,非我輩中人,焉能說出?” 蕭嘉穗大奇:你一個江湖大佬金盆洗手做了官兒,還和我論什么我輩中人? 他二人攀談時,許貫忠正在不遠處,聽到這里,上前來笑道:“蕭先生,小弟許貫忠,有個問題正要請教。” 蕭嘉穗見他一表非俗,亦不敢小覷,連忙抱拳道:“不敢,將軍有話直說便是。” 許貫忠看看曹操,笑道:“小弟這個問題是,想我中華上國,人力、物力、疆域、智慧,無不遠勝異族,為何竟有五胡鬧亂、契丹稱大、黨項難服等種種腌臜事?” 這個問題,卻是當初曹操收史文恭時所言,然而蕭嘉穗的胸襟眼界,又非史文恭可比,當即侃侃說道:“問得好!似此情形,在下看來無非四字:人心不齊!孟子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如今天下,天子文臣,皆視武人為土芥,貴人富豪,又視黎庶為土芥。為君為官者,不行護佑黎庶之天責,反噬民膏以逞己欲,黎庶亦人也,又豈肯為權貴賣命出力?自然是人心日散,各恤已身局面。” “說得好。”曹操沉聲道:“天下能明見如先生者,絕不為多。既然先生有此眼力,當知北方金國崛起,吞遼侵宋,已在目前,中華人心散亂,勢不能敵,先生有大本領,何不振臂一呼,聚民心、偕眾力,退外敵、改世相。” 蕭嘉穗聽了頓時一驚,上下打量曹操,愣愣道:“聚民心、偕眾力、退外敵、改世相……這、這乃改天換日之事業,量吾微才,安有此等本領?” 曹操重重抱拳:“在下武植!不愿見華夏苗裔再蒙五胡之慘事,故愿接納四海有識之士,俱群雄之能,蓄改世之力,待來日力挽天傾——” 說到此處,老曹霸氣一散,臉上浮現出誠懇溫和的笑意:“先生不是說,閑云野鶴,何天不可飛?既然如此,可愿與我等振翅同飛?” 蕭嘉穗眼神大亮,只覺心思瞬間通達,慨然抱拳道:“在下蕭嘉穗,久存濟世之志,未逢同道之人。今日得與二位仁兄一晤,足開平生懷抱。既然武兄有此壯志,從軍必有所圖,蕭某不敢妄言效力,倒是愿與兄臺同飛一段時日,看看究竟是同道抑或殊途。” 曹操大笑:“日久方見人心,武某也不說許多,咱們慢慢眼見為實,蕭賢弟,請。” “武兄請!許兄請!” 三人歡歡喜喜,并肩牽馬入了城池。 荊南乃是李助鄉梓,被王慶所得后,一直由李助侄兒李懷統管,李懷為了湊集軍馬、打造鐵騎,也不免橫征暴斂、竭澤而漁,但總算念及些同鄉情面,并不如何欺侮百姓。 李懷走后,荊南城被杜壆所占,他的部下,卻是放開手為非作歹,荼毒生靈,短短十余日,已鬧得怨氣蒸騰,若非他們如此作惡,蕭嘉穗名氣再大、威望再高,也難一呼百應,幾乎滿城男兒都肯冒死隨他搶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