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御書房。 蒼老的蔡京,雄壯的童貫,肩膀相并,都跪在地上簌簌發抖。 宋朝對士人之優禮,堪為歷朝之最,“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亦并非說說就罷。 因此平日里君臣奏答,從沒有要誰跪下說話的。 尤其是蔡京這等老臣,更額外有一份體面在。 然而此刻,他們不僅跪了,還發抖。 無他,官家平日再親和,乃至輕佻,當他震怒時,依然是手握帝國最高權柄的皇者。 哪怕你裝,也要裝出個怕的模樣。 “云安、南豐、荊南!三州三十五縣!本朝腹心之地,反賊侵州占府,戰無不勝,而朕竟然一無所知!爾輩在想什么?爾輩想要干什么?要待反賊打到皇城外,才好讓朕得知么?” 趙佶面皮鐵青,聲色俱厲,口水飛流直下,帶著腸胃上火的酸臭氣,噴在蔡京、童貫臉上。 二人眼睛都不眨,神態如沐甘霖,深刻展示出身為高官的基本素養。 “陛下啊!”童貫仗著身體好,“咚”地重重磕個響頭,再抬起臉時,已是虎淚縱橫:“陛下,臣只恨自己這數年來,全心專注于遼務,又精耕秦晉兵事,以致于竟忽脫了國朝基本,實在愧對陛下之厚望,罪該萬死也。” 一邊大哭,一邊得意地瞥了蔡京一眼,眼皮一眨,那意思是:嘿嘿,這鍋兒,老哥哥您背著吧。 說起這兩個奸臣,不只是兒女親家,也是一對歡喜冤家。 原來童貫早年在杭州金明局時,就結識了被罷官回鄉得蔡京,這兩人一見鐘情,朋比為奸,蔡京“日夜陪伴”童貫,童貫也不負美意,每日把蔡京所畫的屏幛、扇帶等物,流水價遞往宮中,且給予極高評價,使趙佶對蔡京的好感與日俱增,為他回京復職搭上了一道青云之階。 蔡京復相后,投桃報李,推薦童貫監軍西北,極力贊成他攻略青塘之策,后又提拔其為節度使,滿足了這閹人建功立業的渴望。 然而小人之交,自古不得久長。 蔡京童貫兩個,都是貪權好利之輩,起先還能相互扶持,如糖似蜜般親熱,后來各自大權在握,就要玩起一山不容二虎的故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