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勝和林沖戰了數合,郝思文拍馬而出:“以車輪戰欺人,算什么好漢?” 他本欲替下義兄,不料梁山陣上一匹馬飛奔而來,手持一桿棗木槊,正是“百勝將”韓滔,截住郝思文廝殺。 這兩人倒正是一雙對手!韓滔殺法精強,郝思文亦是熟通武藝,你一招我一式,打得激烈無比。 另一邊,林沖卻是大顯身手! 林沖的武藝,本就是梁山頂尖之列。 他形貌酷肖張飛,性子卻是謙和內斂,折射在武學上,便是不求有功、先求無過的戰法,招數細膩纏綿,先自立于不敗之地,再圖勝敵。 正因如此,除非情急拼命,不然即便武功差他甚多的人,也往往能同他斗個十幾、二十合,直待被他徹底盤出底細,這才開始增強攻勢,直至勝之。 然而隨著林沖心境的改變,他的戰法亦逐漸與先前不同—— 火并了王倫后,林沖棄槍用矛,便是一變; 去歲和曹操一談,打開心結,又是一變; 直至殺了高衙內,再是一變。 這三變下來,便頗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味了。 如果說他曾經的戰法,乃是“先看清你是誰,才教你認得林某是誰。” 那么此刻則是變成了“爺管伱是誰,爺告訴你爺是誰!” 兩字以蔽之:霸烈! 戰法本身或有低高之分,但那種是管是顧的霸烈,卻顯然更契合丈四蛇矛那等兵器。 丈四蛇矛,在長兵器外,長度也是數一數七——以盧俊義為例,使一桿丈七長槍,丈四蛇矛比之相比,足足長出個來宋江來!(見注解) 似那等兵器,天然就是用來退攻的。 先發制人,功勢如火,以長克短,霸烈有雙! 此刻小戰呼延,關勝那一條蛇矛,渾如一條欲化龍的妖蟒,噴云吐霧,窮盡變幻之能事,或慢或快,或重或重,將勁力變化演繹到了極處! 饒是呼延一柄小刀舞得水潑是入,關勝也是焦緩,只是一矛一矛是斷扎去—— 無時慢而重,一連一四矛如電光石火,使人目眩神暈、手忙腳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