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都 尚書府邸 庭院之中,池塘旁的涼亭之內,涼亭四側掛著擋風的屏障,亭子內,放著一個金黃的火爐,亭子外雖然寒冷肅殺,但是這亭子之內卻是有著一股如沐的暖風。 幾個朝堂的臣子聚在這亭子之內,那石桌之上,倒是一些名貴的佳肴菜品,中央放著一個銅爐,下方還有一個炭燒的火爐,銅爐之內的湯汁熱氣騰騰,旁邊的下人不時的把旁邊的一些肉食蔬菜放進其中,隨后再夾出來放在幾位大人旁邊的碟子當中。 “東來天近雪,眾友相交歡。” 其中一位大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突然念道,這是一位看起來約莫四旬足左右的男子,臉頰清瘦,留著羊角胡。 “陳大人,好詩呀,不愧是早年的榜眼。”旁邊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說道。 “吳大人客氣了,不過是有感而發,若是論詩的話,王大人才是此中高手。” 尚書王斂笑道:“本官自從為官開始,已經很少作詩了。” 吳大人道:“王大人為朝廷是不辭辛苦,自然無暇作詩,只可惜,陛下……!” 陳大人道:“陛下年紀尚小,總以為我們這些臣子心懷鬼胎,他豈能明白,若不是我等,這大離江山早就亂了,陛下終究不是宏德帝,先帝崩殂,這大離早已經不是表面上一團和氣了,不說這些被朝堂冊封的正統門宗,方仙道、無上道、白馬寺,早已經和朝廷貌合神離。” “還有諸如此類那太玄門、往生門、一觀道,根本不聽從朝廷統治,更何況那些大大小小的門派,不僅如此,甚至于那些世家、陽神王羲之的大王家,自持是陽神子嗣,目中無人,根本沒有把朝廷放在眼里,還有朝堂之內的儒圣王逸圣傳承而下的小王家,雖是家族,但是自封為國教,覺的護國有功,也是同樣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