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回京-《四合院從站長開始》
第(1/3)頁
直到60年代,一度流行的蘇聯風格服飾開始銷聲匿跡,軍裝開始成為最高時尚。
梳著兩個“小刷子”,戴著軍帽,一身標準的草綠色舊軍裝,腰間扎上棕色武裝帶,斜跨草綠色帆布挎包, 胳膊上佩戴紅底繡金色或黃色的袖章,那是很多女孩子夢想的樣子。
70年代開始,女裝依然是軍便裝的天下,上山下鄉的女知青都把熱血和青春奉獻在土地上,似乎都沒有太多心思在意著裝,但也有很多女孩子在工裝和軍裝的海洋中追求美,白裙子就是她們低調變美的首選。
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大家才紛紛脫下列寧裝、軍裝、便裝,但藍綠灰黑仍然是國人穿衣的主旋律。
有些思想膽大的女孩子率先脫掉藍灰外衣,換上色彩艷麗、款式前衛的服裝,開始追逐服裝新潮流。漸漸地,中性沉悶的工裝被人們摒棄,花襯衫、小腳褲管等也開始流行,女性服飾才真正有了煥然一新的局面。
改革開放的第二年,做為改革開放橋頭堡處于沿海城市的羊城出現了蝙蝠衫與踏腳褲,這兩樣后來在全國開始流行的服裝。
所謂蝙蝠衫,即領型寬大、袖與身為一體、袖隆無縫合線、下擺緊瘦的款式。踏腳褲是一種彈力褲,用黑色彈力面料做成,外形設計簡單,褲腳用松緊帶縫。上環狀,穿時踩在腳下。
可與運動鞋搭配,也可與靴子搭配,穿上緊身踏腳褲,能使腿型顯得十分修長, 襯托出女性腿部線條的健美,類似于后來的“健美褲”。上身再搭配一件寬大的蝙蝠衫,干練利落。
踏腳褲的普及讓人們對“時尚”的意識開始有了新發展,喚醒了中國女性的審美和獨立意識,一度成為大眾的時尚風向標,從女童到女青年再到街道大媽,幾乎人人都穿踏腳褲。
從背影看,肥的瘦的、長的短的、粗的細的、松弛的緊致的,各種腿型都在踏腳褲的包裹下展現出來。蝙蝠衫下面搭配蹬腳褲代表女性的時尚,成為時髦女性必備的服飾之一。這兩樣服裝現在剛剛出現在羊城,還沒在全國流行普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德保县|
丹寨县|
永寿县|
湘潭县|
闽清县|
北票市|
墨竹工卡县|
康定县|
西平县|
稷山县|
汉川市|
迁西县|
临泉县|
邹城市|
西盟|
砀山县|
万年县|
黔江区|
五指山市|
邵阳县|
揭东县|
普定县|
屯昌县|
德格县|
墨竹工卡县|
昭苏县|
水城县|
大新县|
谷城县|
昌宁县|
林口县|
维西|
南宁市|
托克托县|
淄博市|
宝应县|
黄陵县|
巨野县|
军事|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