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到張信離開,李霖對蔣瓛說道:“看見了沒有,這家伙根本就不想讓咱們好過。” “侯爺,許知府已經死無對證,雖然對咱們的影響不大,但是想要再抓到背后的大魚恐怕就難了!”蔣瓛提醒道。 “大魚怕是抓不著了,若是強行去抓,說不定咱們也會被拉下水?!? 李霖一開始的準備很充分,他覺得這次十有八九能夠扳倒胡惟庸。 然而現在朱元璋突然改變風向,未來的事情就很難說了! 李霖能做的就是改主動進攻為被動防守。 蔣瓛聽到這話已經明白了李霖的意思,所以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他也僅僅是讓人暗中打探消息,并沒有進一步的安排。 東廠的張信看似風風火火,不過這家伙也只會紙上談兵,根本沒什么真本事,雖然抓的人不少,但是審問出來的東西都沒什么大的價值! 原本張信還覺得自己只要把許知府的口供呈給皇上,就能輕松的扳倒李霖。 然而現在他又猶豫了起來,因為李霖說的很對,屈打成招的口供根本不能算數,若是皇上追究下來,反而可能治他的罪! 所以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張信銷毀了許知府的口供,將對方的死因歸為畏罪自殺,如此一來,一切也能解釋得通,他調查不出線索也顯得合情合理。 最后張信只抓了幾個印刷假鈔的工匠,這個案子就這么的草草收場。 對于這個結果,太子朱標很不滿意,因為傻子都能看出這里面還有大魚! 可是下面的人調查不出任何結果,他也十分的無奈,最后只能把整個案子如實的稟報給朱元璋。 然而朱元璋看了這個案子之后并沒有生氣,好像認為這件案子就應該如此處理似的! “父皇,現在只抓了幾個印刷假鈔的工匠,并沒有抓到幕后的主使,怎么能草草結案呢?” “標兒,你覺得什么時候才能結案?”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笑瞇瞇的看著義憤填膺的太子。 被對方這么一問,太子朱標不由得迷糊了起來,心想自己難道錯了?可是這案子之中明明還有更大的主謀??! “父皇,兒臣以為,此次偽造假鈔的案子非常惡劣,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給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焦慮,也使銀行新政的推行遇到了阻礙,所以兒臣覺得應該將所有的主謀抓獲才能結案!” 聽了太子朱標的回答,朱元璋笑著說道:“標兒你說的很對,正常情況下,確實要這么辦,可是作為一國之君,需要權衡的可不僅僅是民生!” “父皇,難道還有比民生更重要的事情么?”太子朱標疑惑的問道。 “當然有比著民生更重要的事情!民生只是江山社稷的其中之一,但其他事情也同樣重要!例如戍守邊關的將士,例如滿朝的文武,又例如圣賢的傳承?!? 朱元璋考慮的是整個天下,而太子朱標看到的僅僅是百姓的生活。 這時候朱元璋又接著說道:“你可知帝王術為何最注重平衡?” “兒臣不知,還請父皇明示!”太子朱標恭敬的說道。 朱元璋聞言笑了笑:“二十年前,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紛紛起義抗擊元朝,前兩年大明出現了災荒,為何這時候沒有人起義造反?這就說明現在的大明,民生已經不是最嚴峻的問題了!若是繼續看重民生,就會讓這江山社稷失衡,到時候大明不會因為百姓起義滅亡,但是會因為外敵入侵而滅亡!會因為亂臣賊子造反而滅亡!” 聽到這話,太子朱標已經明白了自己父皇的意思,因為現在大明百姓的生活比著以前確實好了許多,就算因為假鈔的事情鬧的人心惶惶,也不至于起義造反。 但如果這件事情繼續追查下去,真的查到了背后的大魚,那么就很可能出現軍隊嘩變、官員謀反的情況! “兒臣懂了!還是父皇高瞻遠矚,思慮周全!”太子朱標恭敬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