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在退居幕后之前,朱元璋還要為太子做一些準(zhǔn)備。 所以今天早朝的時候,朱元璋特意對文武百官說道:“清明之朝,耳目外通;昏暗之世,聰明內(nèi)蔽,外通則下無壅遏,內(nèi)蔽則上如聾瞽,所以朕要令天下臣民言事實封直達(dá)御前,爾等可有意見?” 聽到這話,眾人都互相環(huán)顧,卻無人開口提意見。 這時候胡惟庸不高興的說道:“皇上,若是如此的話,所有的奏折都要交給您來處理,恐怕會讓您過度勞累啊!” “為君者,日有萬機,一事之得,天下蒙其利;一事之失,天下受其害!朕不可懈怠啊!” 朱元璋還是要收攬大權(quán)的,要不然太子以后怎么接班? 胡惟庸看到朱元璋心意已決,恐怕是說不通了,所以也只能順從。 這時候朱元璋開口說道:“若是大家無異議,從今天起,增設(shè)通政使司,設(shè)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參議各一人,正五品;通政使為曾秉正,劉仁為左通政,其他官吏由二人舉薦。” 朱元璋這么一說,曾秉正和劉仁立刻跪下來謝恩。 對于二人來說,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并且今后可以直達(dá)御前,成為皇上的心腹之臣!可謂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然而胡惟庸心里卻很不舒服,因為這二人根本不是他這一路的! 其實這也很正常,倘若曾秉正和劉仁都是胡惟庸這個派系的,朱元璋也根本不可能提拔他們! “皇上,寶泉局已經(jīng)廢除一年了,可是現(xiàn)在來看,其中弊端頗多,倘若繼續(xù)廢除,恐怕民怨沸騰啊!” 胡惟庸此刻直接拋給了朱元璋一個難題,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滿。 因為寶泉局是負(fù)責(zé)鑄造銀錢的,關(guān)乎民生大計,之前之所以廢除寶泉局,就是因為戶部虧空,寶鈔大跌,百姓抵制使用。 然而廢除寶泉局之后,抵制寶鈔的事情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僅僅是被胡惟庸壓制了下去,百姓早已經(jīng)民怨沸騰了! 若是現(xiàn)在朱元璋再成立一個通政使司,這等于又削弱了中書省的一大部分權(quán)利,所以胡惟庸心里相當(dāng)不服,直接拋出這個難題,看看朱元璋怎么解決! 聽到這話,朱元璋眉頭緊皺,他也知道胡惟庸這是在故意為難他,要不然對方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他準(zhǔn)備增設(shè)通政使司的時候提出這個難題!這就是要讓他知難而退啊! 然而朱元璋可不是知難而退的性格,既然胡惟庸要給他難堪,他就非要解決這個難題不可! “汪廣洋,寶泉局已經(jīng)廢除一年了,既然下面民怨沸騰,為何朕一直沒有收到這個消息?” 朱元璋沒有明著和胡惟庸較勁,而是先追究了汪廣洋的責(zé)任!畢竟汪廣洋是中書省右丞相,任何事情出了問題,都要先從這個右丞相開刀! 此時的汪廣洋惶恐的開口說道:“回稟皇上,寶泉局自從廢除之后,就一直有各種小的麻煩,但是因為百姓難以接受寶鈔,所以很多辦法都很難推行,微臣也和諸位大人商討了多次,但是依然沒有立竿見影的辦法,覺得時間長了,百姓應(yīng)該就可以接受寶鈔,所以就沒有上報皇上!” 聽到汪廣洋這個有些牽強的解釋,朱元璋就知道此事肯定是由胡惟庸主要負(fù)責(zé),其中也肯定有不少人都得到了好處! “你這個右丞相是怎么當(dāng)?shù)模‘?dāng)初戶部虧空你不知道,現(xiàn)在百姓因為寶泉局的事情鬧的民怨沸騰你也不知道!朕還要你這個右丞相有什么用!” 朱元璋一肚子火氣全都發(fā)在了汪廣洋的頭上,他不止一次給了對方機會,想要讓汪廣洋壓制胡惟庸,可是對方卻根本不能領(lǐng)會他的意思! 此刻的汪廣洋嚇的跪在地上瑟瑟發(fā)抖,他也知道自己這幾次表現(xiàn)的有些無能,可是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啊!因為這些問題原本就很難解決! “革除汪廣洋右丞相之位!貶為江西承宣布政使!” 朱元璋接著這次的機會,先將汪廣洋革職,將對方下放到地方。 不過朱元璋也知道,雖然汪廣洋做丞相確實差勁兒,但對方治理地方還是有些才能的。 聽到這話,汪廣洋終于松了一口氣,雖然此次被貶,但至少沒有受到大的責(zé)罰,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朝中的眾人聽到汪廣洋被貶,竟然沒有一個上前勸說,因為汪廣洋退下來之后,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