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昭聽到這里,鼻子都快氣歪了,但他也很無奈,如果這個會議通過了這些提議,他也只能干瞪眼。如果土壤中失去蚯蚓,那絕對是一場新的災難,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合適的度,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出問題,蚯蚓也不類外。 如果這次事情通過,特別是大規模挖蚯蚓這事如果發生,李昭就不得不去找機械部的領導了,因為這很可能會帶來新的災難性后果。 比如山林,如果大面積挖,肯定會有水土流失問題,還會破壞植被。特別是像干旱地帶,生態環境更是極為惡劣,一旦出現大面積挖掘,對當地的破壞很難說會產生多么嚴重的后果,這樣的后果根本不是幾個官員能承擔的。 這時李昭只能先聽著,并且把他們表述中的要點以及可能出現的后果,一一寫下來,這也讓離他不遠的人莫名其妙,這會議還要記筆記嗎?他們不都是旁聽嗎,作下見證,鼓鼓掌不就可以了嗎? 李昭這時也注意到上級領導的表情,自始至終都沒有什么變化,也許這樣的報告聽的太多了,都已經免疫了吧。也不知道這位懂不懂,最好能懂一些,如果是一個只知道看數據的人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一個多小時后,農業部的眾人分別闡述完他們的觀點,這些人的觀點基本都還算統一,主要也就三派。第一是謹慎派,主張復制到現在李家村的程度,第二派可以說是中間派,認為李家村的步子太小,應該擴大到養豬,不足的蚯蚓就去地里挖,然后養起來,第三派可以稱為全面派,認為應該以最大力度推廣,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挖蚯蚓就是他們想的辦法。 眾人講完,都將目光投給上級領導,上級領導這時也放下筆,說了起來:“李昭今天來了沒,人在哪?”出乎意料的是,領導居然首先找起了李昭。 李昭聽領導喊自己,也是有點茫然,這怎么還有自己的事啊,于是站起來向領導問好,表示自己就是,看到李昭年輕的面貌,領導也是感慨的說道:“現代的年輕人就是不簡單,敢想敢做,很好啊,一個生態農業,基本給咱們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志們,咱們要向李昭同志學習啊。” “你們把李昭同志請來了,怎么能不聽聽李昭同志的想法呢?覺得自己都已經全部搞懂了,別人一個小年輕已經沒有資格指導你們了是吧?”李昭可以看得出來,這時領導很生氣。 李昭也只是站在那看著,這種場合他可不敢說話,于是不時的來回看著農業部的領導和上級領導。領導見李昭不說話,也知道他的顧慮,就接著說道:“不用有顧慮,畢竟整個計劃都是你提出來的,這些人還能有你更明白。” 這時農業部的領導也說道:“李昭同志,這些只是我們農業部的看法,還希望你多多指正,不要有什么顧慮。”這時候領導也很緊張,生怕把事情搞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