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類最后的「巴別塔」-《非人類飼養員》
第(2/3)頁
唇齒間的語句咬的黏膩含混,帶著溢于言表的羞赧。
隔壁的鋼碳壓玻璃后,陰郁俊美的半章青年目光沉沉的看著這一幕,深邃的面龐沒有表情。
他和海兔子不同,因為具有危險的攻擊屬性,所以從不被允許爬出缸外,也因此從沒和自己的飼養者那樣親密過。
他被命名為17號,結構類似半人半章頭足類軟體生物,是唐柔負責飼養的另一個實驗體。
如果此時回頭,她將會看到這個在她面前一向安靜乖順的青年眼中濃重可怖的風暴。
阿瑟蘭總說唐柔有種親和力。
實驗對象與研究員產生感情不多見,畢竟是那么殘忍痛苦的實驗,尤其這一區飼養的都是海洋冷血動物。
它們獨居,孤僻,沒有感情。具有高度危險性。
然而在前幾次測試中,唐柔負責飼養的高等智慧體都對她表現出了無比的依戀和信任,讓一眾生物工程師嘖嘖稱奇。
比如這只沒有攻擊性,但身體每一寸組織和血液都能成為治愈良藥的海兔子少年,再比如,那個看起來陰沉,如同沉入海底的蒼白雕塑般雋美的觸手青年。
還有那巨大的半透明水母,4號藍瓶變異體。
實驗體不允許起名字,這是規定。
有了名字,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感情,而多余的感情和同情心對于他們這些實驗基地的工作人員來說,是最沒有意義的牽絆。
唐柔曾經悄悄地給她第一個飼養的實驗體起過名字,結果就是,她在那只實驗體一期分裂實驗失敗后哭了很多天。
從那之后,她就只會喊他們的編號了。
“明天見。”
結束了工作,唐柔換下了工作服,在實驗體們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揮手告別。
海兔子嗚咽著,兩只通紅的眼睛看著她,像是即將哭出來。
“要走……嗎?不、睡……在這里嗎?”生澀的語句從他嘴里斷斷續續吐露,纖細的手臂探出水箱,想抓住她的衣角,卻落了空。
17號也沉默地看著她,抬手摸上冰冷的玻璃板,安靜而眷戀。
這樣生離死別般的告別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在唐柔眼中像極了幼兒園里哭喊著不愿跟父母分開的小朋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