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能應承? 何雨柱家里面也算是三代貧農,再加上一個不靠譜的老爹,比起莊稼漢老王來說,還有所不如。 他那個老爹,何大清直接跟著王寡婦離家出走,給人家養(yǎng)娃去了。 .... “難嗎?” 莊稼漢老王也不過是有著一顆樸素的心思,那就是讓自家的娃子不在吃種地的苦,讓他走上另外一條康莊大道。 正常! 無論在什么年代,其實父母的心思都一樣,讓自家的娃子出人頭地,到時候衣錦還鄉(xiāng),讓諸多鄉(xiāng)親流露出羨慕的目光。 可難啊。 在他們這輩子都沒有辦到的事情,為何會覺得在下一輩能達到。 ..... “老王,不是難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這個門路啊,我也不過是軋鋼廠的一個小職工,月工資三十五塊六。” 何雨柱嘆息一聲,在鄉(xiāng)下種地掙得是積分,可以換成錢。 “不少了。” 老王憨厚的一笑。 “多嗎?” 經歷過后世的洗禮,均收上萬,那日子過的比現在幸福多了,當然每一個時代的定義,對于幸福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 “老王,你多打一些野狍子、野兔、野雞.....到時候去城里面賣一圈,其實也就差不多了。”何雨柱安慰道。 “也是。” 何雨柱基本上到了冬天的時候,想要改善伙食,就會和老王偷摸摸的買點好東西回去,這不需要什么票。 以物易物! 有時候也是。 當然說好聽點是頭腦靈活,懂得合理的利用資源,不好聽的話,就是投機倒把。 閻埠貴當初糧票換粗糧。 也是偷偷摸摸。 “家里面還有什么好東西沒有啊。”何雨柱站起身,主要是樹根有些硌屁股,還有一點冰冷。 褲腳都有一點濕。 踏著雪地上,看著銀裝束裹的平原,遠處的山峰上,還能看到蔥翠的綠意。真的是好地方啊。 以后養(yǎng)老的地方,就安置在青山綠水之上。 喝著自家釀造的糧食酒,吃著種植的有機蔬菜。 ... 咳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