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歡迎你的錄制現場自然沒有人找許楊說話,但結束錄制之后一些人便主動靠近許楊。 其一是由于一群大佬對許楊表現的盡管,其二就是由于許楊這龐大的人氣。 歷史上憑借著人氣把自己捧上一線的也不是沒有,雖然實力與作品差了不少,但那也是一線。 再加上許楊現在才十九啊,明晃晃的年少有為,所以與許楊交好絕對是個明智的選擇。 許楊對于來人自然是來者不拒, 全都以晚輩的姿態相待,這也沒毛病,誰上他出道最晚呢。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交換個聯系方式說個后續合作,便各自分開,這才是常態, 而劉煥韓紅臨走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許楊的期許。 到他們現在這個位置, 想爭的不多了,更多的是想看到華語樂壇更加欣欣向榮, 所以對許楊周比唱這群晚輩才會另眼相待。 之后一段時間許楊就按照要求配合錄制歡迎你,商演活動也難得的減少了下來,所以他在學校呆的時間又多了些。 借著這段時間許楊連忙把之前落下的課程廢寢忘食的補上,因為從這學期開始他們的課程突然多了起來,內容也深了起來。 在開學后不久馬小靜就給他說大學四年,最有用的也就四個學期,大一下,大二一年,大三上,等到了大三下學期學生們就已經各自飛遠了。 所以許楊才會這么拼,學習理論課程的同時也在夢境中模擬訓練著。 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演個怎么樣,但許楊估摸著如果演技有價格的話,那至少也是個c吧。 但這也只是他的自我估計了,因為也沒有機會能讓他證明自己的演技,他也只好學習著理論的同時自我模擬實驗。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四月底,因為這時候歡迎你的錄制還有宣傳等都不需要許楊配合了。 海蝶也想要重新啟動許楊新專輯的制作計劃,想著趕一趕在六月之前發布, 還能吃兩個月的空擋。 但許楊是有苦難言,只好用采風找靈感應對公司,逼急了許楊就拿出一兩首歌。 海蝶對此也無可奈何,你說許楊消極怠工吧,人家也拿出來了三首質量不俗的歌曲,但要說多積極誰都不是瞎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