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應將一眾有人遣散,自己則從寶衣齋謄寫了一遍左道奇的詩,便向著尚書省衙門走去。 今日遇到左道奇,因為著急,用了張維正的名號,還是需要向張維正請示一下,而且他也有些疑惑,左道奇文采斐然,為何首輔不真的將他收為弟子呢? 輕車熟路的走進尚書省衙門,京都衙門眾多,尤其是中央的衙門,整整占據了三條長街。 尚書省是三省之首,是除了皇帝以外,整個大晉的政治中心。 張維正除了是內閣首輔,還領尚書令。 在一棟九層的大樓中,張維正身穿紫色素衣,半倚著軟塌,手中握著一卷書。 他被稱之為天下第一智儒,但很少有人知道,儒門五道仁義禮智信,他除了智道天下第一,曾以信道與清風書院大夫子論道,大夫子專修信道,卻被其三句話碎了信樓。 許應等了許久,身前桌上的茶已經沒了熱氣。 張維正緩緩放下手中的書卷,“怎么了?” 許應開口說道,“我今日見到了您口中的那位讀書種子,他卻是很出色。” “哦?”張維正來了興趣,他是知道左道奇的真實身份的,前陣子還專門讓人去宗人府看了左道奇的卷宗,聽出許應口中的贊賞與欽佩,不禁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許應一字不漏,將方才在寶衣齋門口發生的一切如數說出,并且將那首小詩,交個了張維正。 張維正沒有開口,只是接過那小詩,仔細的看了看,隨即臉上露出笑容,“有意思,有意思。” “先生不生氣?我今日為了救他,用了您的名號,還將您送給我的文氣玉佩送給了他。” 張維正擺擺手,“無礙,送了就送了,稍后我再予你一枚便是。能入眼的詩越來越少,左太白…” 許應聽到還要送自己玉佩,臉上不悲不喜,很有禮節的抱了抱拳,“謝先生,在過段時間,書院便要準備那要準備龍門之典,需要為左兄安排嗎?” 張維正沉思片刻,“先預留一個名額吧。” “是。” 待他走后,張維正將那首小詩讀了讀,便放下了,這首詩他心中并不喜歡,不是詩寫的不好,而是太過柔弱,他心中不喜。 看著放在桌上的紙,張維正笑了笑,“有意思,這小太監,似乎有秘密,不但書讀的不少,還修煉了武道。” 他看過左道奇的所有檔案,自幼入宮,讀書是因為做過九皇子的伴讀,習武可能是偷學侍衛,這都是他心中的猜測。 既然有緣,那便再幫你一次,便去宗人府,給你報備個修者名錄。 這種讓左道奇極其頭疼的事情,對于張維正而言,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