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圣上也覺得這個年輕人與那孩子很像嗎?” 一個身材瘦小的老者,從里邊的屋室中走了出來,看著門口的方向,像是在問崇文帝,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如果云寒玉此時在這里的話,一定會驚掉下巴,這不就是她上次在月泉樓里遇見的奇怪老者嗎? 崇文帝沒有回答,笑著反問:“您老覺得呢?” 老人家笑了笑,也沒有直接答話,依舊盯著莊子曦消失的門口,不知道想什么。 莊子曦出宮后,沒用多長時間就知道了云寒玉的動向,剛剛大街上的動靜不小,此時,仍有百姓在議論著,那放暗器的手法絕對是代數,那能讓代數跟著的小公子,只能是云寒玉了。 云寒玉帶著小少年去醫館請了位大夫,然后在小少年的帶路下,來到了城外的城隍廟。 這里說是城隍廟,倒不如說是乞丐們的避難所。 原本這間兩進的院子,是當年老衛國公出資修建的一座善堂,專門提供給外地進京的貧寒學子,商人等歇腳、逗留之用。 偶爾也會收留一些孤兒,或者流浪無家可歸之人,漸漸地,乞丐們知道有一個地方不會驅趕他們,都聚攏到這里,甚至周邊地區一些乞丐也都慕名投奔向這里。 儼然成了乞丐們的“樂園”,也因此,但凡還有些能力的人士,即便再貧寒也不敢或不愿來此地。 老衛國公見此,干脆直接將此地送與這些乞丐,原本衛國公府之前留在這邊管理的下人也都被撤走,放給乞丐們自由,但是每月初一、十五時,都會發放一些銀錢與粥飯給他們。 這些乞丐們感念老國公的恩情,可畢竟天子腳下,明目張膽地為國公爺立個大像參拜著不太好,所以他們就叫這里是城隍廟,用城隍爺爺的像當做老國公紀念著。 人都是一樣,能安定下來,沒有人愿意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最先來到此地的乞丐,儼然成為元老級人物,乞丐中很有威望,也管理監督著這里。 他們保留著老國公之前的傳統,只要是落難的、無家可歸的、孤兒等他們都會接受。 雖然他們只會乞討,但一樣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井然有序,他們不一定是親人,但更似親人,只因他們有了一個共同,安穩的家。 這就是云寒玉到此,所見所聞的情形,現在白天,留守在家的,都是些老弱婦孺,也都做著縫補、做飯等力所能及的活計。 他們看著云寒玉穿著不俗,當聽小少年說明后,知道這個小公子是好人,是給那個小女娃看病的,雖然拘謹,但都很友好。 在等待老大夫給小少年的妹妹診脈的時間里,云寒玉心情也變的復雜起來。 這還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接觸到皇權年代里,最底層的百姓生活狀態,沒想到自己會真實地參觀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丐幫總壇”。 云寒玉也沒有想到老衛國公還是很有社會福利意識的,古代一些鄉紳豪門,是會開什么善堂、施舍粥飯等舉措,不能說沒有真心為善的好人,但是沽名釣譽之輩卻也不在少數。 能像商家這樣有實際舉措,且還一直不斷堅持的太少見了,不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真讓他們世世代代就這么下去。 云寒玉覺得自己得為這些人做些什么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甚至是身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