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先取幽州-《三國之霸王張繡》
第(3/3)頁
文臣們互相對視了一眼,有火花在閃耀。陛下這一次是出了餿主意,必須制止。
“陛下。幽州人口少,而又距離草原近。平日里需要在幽州屯兵許多,才能保證幽州的安全。糧食就需要從南方調取,恐怕浪費民力。”
沮授深呼吸了一口氣,振袖勸說道。
他并非無的放矢。為什么漢武帝要把烏桓人遷徙到幽州,以防備匈奴人呢?就是那邊沒有人口,沒有糧食,也就沒有辦法屯兵,沒有辦法抵抗草原人。
在幽州設置烏桓人,就可以保護南方的冀州。這是漢武帝的設想。
而且都城。都城是需要養無數人的,公卿百官,無數官吏,無數的人口。這也會帶來極大的糧食壓力,需要從各處調運糧食支持都城。
先漢把都城設置在長安,但后漢的光武帝為什么把都城設置在洛陽?
長安有地形上的優勢,四塞之固,易守難攻。但是糧食到達長安,需要費更大的力氣。
洛陽就不一樣了。洛陽天下正中之地,四面八方的水路都可以到達洛陽。
從軍事上來說,洛陽是比不上長安的。
但是按照發展潛力來說,長安是比不上洛陽的。張繡從后漢的手中接過的都城洛陽,現在繁華甲天下。
而如果把都城設置在幽州右北平呢?苦寒就不說了。糧食怎么辦?滿朝公卿,恐怕都要餓肚子了。
張繡掃視了一眼文官們,卻是興奮不減。笑著說道:“先說屯兵、防備的問題。”
“幽州有北方燕山作為屏障,只要在燕山各處道路上修葺關隘,控制遼東地區,就可以有效的防備草原人南下。”
“至于糧食的問題。寡人有兩個辦法。”
張繡笑著指了指幽州,然后手指南下,到達了地圖的最下方,說道:“從幽州到揚州。寡人打算挖一條又寬又深的運河。這樣各方的糧食,就可以較為容易的進入幽州,幽州人口大增,也不會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這是先期的解決辦法。后期。你們忘記了寡人建造的蒸汽機了嗎?等可以吃煤炭的鐵馬出來的時候,什么糧食不能運到幽州?”
說到這里,張繡更侃侃而談起來,說道:“寡人要做的不是守成之君,不是接過漢朝的版圖而已。寡人要做開拓之君。奪取幽州,就要恢復漢武帝的時候,對朝x半島的控制。只有把京畿遷徙到幽州,才能更加掌控半島。否則就算奪下來了,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失去了。”
文臣們面面相視了起來。
他們不得不承認張繡說的是極有道理的。如果朝廷把京畿遷徙到幽州,就可以控遼東,奪回漢四郡(半島)。
而后漢之所以失去了漢四郡,正是因為鞭長莫及。
而且如果把京畿設置在幽州,就可以用重兵,對抗草原人了。拼死保護自己的都城,是一個王朝的本能。
從軍事、發展的角度上,把都城遷徙到幽州,是極有好處的。
也符合張繡銳意進取的志向。
但是從別的呢?
一條連通幽州、揚州的超大超深的運河?這個計劃也不能說不能實現,但太瘋狂了。
至于那吃煤炭的鐵馬?他們也聽說過,但至今他們都認為是天方夜譚。世界上有吃煤炭的馬嗎?
“陛下。要開鑿這樣一條運河,不知多少民力。恐怕百姓怨聲載道。”荀攸也難得說了一句,表情極為認真。
其余人都是點了點頭。秦朝為什么滅亡?就是因為秦始皇要修直道,開嶺南地區,又修長城,做的事情太多了。
不體恤民力,人民就會反對王朝。到了漢朝前期,漢朝休養生息,用道家無為治國,就是什么都不干,就讓民眾休養生息,帶來了社會的安定。
前車之鑒,后世之師。
張繡卻早有對策,笑看著眾人。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鱼台县|
凤山县|
工布江达县|
锦州市|
吴川市|
博乐市|
海伦市|
台山市|
敦煌市|
革吉县|
新营市|
新闻|
黄冈市|
商河县|
措勤县|
油尖旺区|
延川县|
五莲县|
南丹县|
盱眙县|
南雄市|
仙桃市|
南投市|
昭觉县|
启东市|
郸城县|
方山县|
城口县|
班玛县|
乐山市|
马公市|
宿州市|
宁津县|
上杭县|
凤台县|
安西县|
福建省|
麻江县|
钟山县|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