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最終的決策權,卻都在張繡的手中。 不過有一件事情,戲志才提了一句。他大袖落下,氣度出眾的對張繡拱手道:“明公。魏續、宋憲、成廉、侯成應該如何處置?” 這些是呂布的部將,魏續、郝萌是生擒呂布有功的,其余宋憲、成廉、侯成則是后來歸降,他們也算是驍勇戰將。是呂布從并州一脈之中,挑選出來的精英。 張繡笑著說道:“宋憲、成廉、侯成無能,便讓他們解甲歸田吧。郝萌、魏續生擒呂布有功,酌情封列侯。其中郝萌的爵位,傳給其長子。世襲罔替。魏續也讓他回家待著吧?!? 魏續、郝萌都是殺主賊臣, 在歷史上宋憲、成廉、侯成也都是背叛了呂布。張繡都極不欣賞這些人。 但也沒有趕盡殺絕,就讓他們做個富家翁吧。 “諾?!? 戲志才應諾了一聲,顏色不變。 一是張繡已經做了決斷。 二是這些人都是并州一系,在場沒有這個派系的人,便也沒有人給這些人開口求情了。 如此張繡對于安插內外黨羽,進行軍事布置,完成了大部分了。 他以擬定謚號為開端,由內而外進行人員布置、任命,條理清楚,任命明白。 重用忠臣,排斥奸賊。 相比于董卓,張繡真是出類拔萃。 “大司馬真明王也,必為竊國之賊。”荀攸坐在座中觀看,捏著胡須看著英姿勃發的張繡,心中暗道。 初出茅廬,需要好勇斗狠,全憑一腔熱血,身先士卒,便可以在軍中搏出名位。 要想再進一步,需得智勇兼備,成為名將。 但是要想成為真正的大人物,禮賢下士是必須的。 而要成為真正的掌權者,需得井井有條,內外分明。從張繡的發家軌跡來看,張繡做的每一件事情,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走對了的。 他就像是一個堅定的前行者,筆直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這樣的人,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張繡對于內外官職,封賞的安排,接近了尾聲。但是還沒有收尾,收尾必然是重量級的。 眾人都知道。 戲志才身為前將軍開府、尚書令、錄尚書事的官職,理所應當的站了起來,對張繡躬身一禮道:“敢問明公,朝廷該用誰為三公?” 東漢開國的時候,太尉、師徒、司空為宰相?,F在權利轉移到了【錄尚書事】,這三公實際上是空有宰相名頭,沒有實權。 但這還是朝廷門面,需得用人得當才行。 這個三公任用好了,是可以增加張繡這個新權臣的威望。任的不好,會讓張繡的威望下降了。 任用誰做三公,看似不重要。 但其實很重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