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張繡出何太后這進宅院與典韋匯合之后,到達了書房,正打算吩咐典韋,去召集重臣們來見的時候。 戲志才卻先匆匆的邁過了門檻,對張繡躬身行禮道:“明公。” “志才形色匆匆,可是有事?”張繡看了一下戲志才的臉色,不要斂容詢問道。 戲志才,他麾下第一人。 也可以稱之“吾之蕭何”。 戲志才,張繡不可不尊敬,不可不仰仗。 “明公可聽過潁川荀攸?”戲志才與張繡之間,卻也沒什么好繞口的,拱手直白問道。 張繡心中一動,“荀攸?這個人何止聽說過,簡直就是如雷貫耳啊。” 民間排資論輩,曹操有五大謀士,都是才智過人之輩。但其實看過史書就知道了,曹操麾下智謀之士何其之多也? 陳壽做三國志,為這些謀士寫傳記。 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這些人是一個列傳。 荀彧、荀攸、賈詡是一個列傳。 這不代表郭嘉比不上荀彧、荀攸、賈詡,這代表在陳壽看來,以上這兩類人是不同的。 先不說其余,荀彧、荀攸與賈詡卻又不同。 二荀乃智謀出眾,德才兼備的人。賈詡卻是老奸巨猾。 把這三個人列在一起,后世的人覺得頗為詬病。 二荀乃社稷之臣,可托付以大事。賈詡可用、可聽,但卻不可以完全信任。 這兩個人側重不同。荀攸是軍師、荀彧是宰相之才,官拜尚書令。 后世人美稱二人為“荀軍師”,“荀令君”。 總之,荀攸此人,乃真大軍師也。 戲志才是潁川人,又與二荀、郭嘉等人混跡在一個圈子內。如今戲志才特別來提起荀攸,張繡如何不心動? 張繡脫口而出道:“荀公達天下名士,我豈能不知?莫非公達(荀攸)愿意來投奔我不成?” 說完之后,張繡喜形于色站起,撫掌而笑道:“我若能得荀公達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戲志才對于張繡的這副模樣,真是一點也不驚訝。張繡什么都好,就是對人才過份的熱情。 但是這個,卻并非是壞事不是嗎? 戲志才深呼吸了一口氣,然后露出笑容道:“明公既然知道公達,我便不多說了。如今公達就在洛陽,明公當親自訪問。聘用之?!? 典韋很少說話,但是這個時候卻忍不住說道:“戲令君(戲志才),大司馬現在已經位極人臣。就算荀先生天下名士,才干出眾。戲令君帶他來見大司馬便是了,何必讓大司馬舟車勞頓去請呢?” 不等戲志才回答,張繡便認真對典韋擺手說道:“大兄有所不知,此人不是等閑之輩。我只可親自前往,不可讓志才去請。否則恐怕要痛失大才。大兄你馬上去備車。志才你派人引路,我親自去見荀攸,荀公達。” “諾?!钡漤f有點不服氣,但還是應諾了一聲,轉身下去了。戲志才的臉上,則露出了少許笑容,輕捏胡須。 大司馬還是大司馬,真是禮賢下士也。 荀公達必然為大司馬所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