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部將率領五千鐵騎先行,策馬揚鞭去長安。張繡率領步軍為后鎮,緩步向西南而去。 當張繡來到槐里城的時候,各方面的反饋已經如雪花一般匯聚而來了。 包括在呂布兵力威懾之下的河南郡的很多縣城在內,全部都派遣了使人向張繡表達忠心。至于其余郡就更不用提了。 董卓一死,西涼一系的政治勢力沒有太大動蕩。人心猶如海納百川一般,迅速的歸附了。 大司馬、大將軍、假節、魯陽侯張繡。 這日上午,張繡終于到達了西部數郡的核心大城,長安城。 旌旗半卷入長安,今日方知我是我。 “張”字旌旗下方,張繡身披一件黑色的鐵甲,身后大紅繡袍翻滾如龍,身下乃是一匹健壯棗紅馬。他抬頭看向前方長安偉岸城池,轉頭對典韋道:“雖然我數次出入長安,但都是以客人的身份。如今我才知道,做主人的滋味兒。” “大兄。待穩定了十郡之地,我們便可以橫行天下了。” 說完之后,張繡策馬而出,朝著城門而去。典韋連忙也揮動馬鞭,率領輕騎跟上。 長安城門大開。略陽郡守戲志才率領京兆尹麾下文武,分作兩旁,迎接張繡。 見到張繡策馬而來,眾人齊齊躬身一禮,口稱“明公”。 張繡哈哈一笑,翻身下馬先扶起了戲志才、石廣元,又看了一眼李肅,這才笑道:“諸位請起。” 一番言語之后,張繡對戲志才說道:“志才。今天你就是尚書令了。”說著張繡又對石廣元道:“廣元,今天你就是京兆尹了。” “廣元你坐鎮長安,調動軍馬、錢糧。” “諾。” 戲志才、石廣元齊齊應諾了一聲,露出振奮之色。而其余文武都是露出了羨慕之色。 尚書令與京兆尹,可都是非同小可的官職啊。 原先董卓任命的京兆尹,則露出了無奈之色,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隨即張繡讓京兆尹麾下的這些小魚小蝦散去,率領大隊人馬入城,進入了一座半舊不新的臨時大司馬府,大廳內盤橫。 而進來的文武,都是非同小可。 張繡在主位上坐下之后,看了一眼李肅。戲志才在旁振袖道:“明公。虎賁中郎將李將軍,乃是呂布的使臣。” 李肅連忙拱手一禮道:“明公。我心在明公。只是當時洛陽變故發生的太快,我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便被呂布收編了。” 張繡笑了笑,覺得挺有趣的。 呂布派遣來的使臣,對他表忠心。不過算了,呂布麾下盡出二五仔,還有一個郝萌。 而且李肅也是西涼一系的老武將,有幾分面子的。 “現在洛陽情況怎么樣?呂布又是個什么意思?”張繡從容笑著問道。 李肅看著張繡從容的模樣,心中不由服氣。現在洛陽雖然勉強穩定,但是呂布、王允每天唉聲嘆氣。 哪里像張繡,一副“大局近操我手”的神采飛揚。 “王允、呂布本想控制諸位大將的家眷,卻被賈詡帶走。賈詡又領太史慈、華雄在陽武城內安頓。目前洛陽城中只有五六萬人,其中部分還是各族家奴,臨時拼湊起來的。王允、呂布自知不是明公的對手。派遣我來,乃是向明公請和。愿意與明公共同掌握朝政,輔佐天子,平定天下。” 李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