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的街亭,并非是一座城池,而是一個地名。這是隴山道的終點,前方就是開闊的平原地帶,也就是隴右諸郡。 這是一個口子,堵住這個口子,關中的兵就進不來隴右諸郡。 歷史上諸葛亮身出祁山,天下震動,隴右諸郡郡守多半投降。他自己率領主力屯兵上邽城外,派遣馬謖屯扎街亭,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敵。 只要將關中的援兵攔在涼州之外,諸葛亮便可以奪取隴右諸郡,開拓涼州。而從巴蜀運來的糧草,也可以走祁山坦途,源源不斷的支援上來。 這就是諸葛亮所謂的“十全必克”。計策是好計策,只可惜馬謖無能了一些。 所以說,哪有什么十全必克。 而街亭的地形,南北都是山,唯有中間寬不過數里的道路。只要五萬兵馬在此安營扎寨,便可以將這條路給堵塞。 而楊阜的目的也是如此,阻擋張繡在外,不讓他進來。 這日上午。楊阜與馬超、馬岱率領三萬馬步軍,到達了街亭。楊阜沒有急于安營扎寨,而是與馬超、馬岱等數十騎,策馬觀看地形。 “大公子以為,應該如何安營扎寨?”楊阜觀看了一番地形之后,心中有數,笑著捏著胡須轉頭問馬超道。 馬超雖然讀書不行,但是打仗是天生的本事。聞言沉吟了一下后,當機立斷道:“應該當道安營扎寨,不過那南山似乎也不錯,有利于進攻。” 馬超指了指南山地形,說道。 楊阜抬頭看去,只見那山不高不矮,山勢平緩。他點了點頭說道:“那山確實是不錯,居高臨下,可勢如破竹。但是......需得看情況而定。” “還請先生指教。”馬超聞言一愣,斂容拱手詢問道。旁邊的馬岱也輕輕拍了拍馬頭,豎起了耳朵。 “看我們兵力多少。我們兵力少,就應該守備大道平地。我們平地安營扎寨,敵軍如果從兩旁過去,我們就可以截斷他們。敵軍如果攻打我們大營,我們可以堅守。此是萬全之策。” “如果我們兵少,卻在南山安營扎寨。敵軍兵多,便可以將山團團圍住,切斷我們的水源。那就完了。” 馬超聞言沉吟了許久,眼睛一亮道:“如果我們兵多,是不是可以既在大道上安營扎寨,又可以分兵據守南山?如果敵軍來攻擊我們大營,南山上的偏軍,便可以居高臨下,襲擊之?” 楊阜贊賞的看了一眼馬超,點頭說道:“大公子說對了。便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既可以穩,也可以莽一次。關鍵是我們兵一定要多。” “看韓遂給我們派遣多少援兵吧。我們現在當道安營扎寨。如果韓遂援兵多,便可以分兵萬人在南山上安營扎寨。” “我明白了。”旁邊的馬岱昂著頭,脫口而出道。 “哈哈哈哈。”楊阜與馬超對視了一眼,齊齊發出了一聲大笑。而后,眾人一起策馬返還 楊阜開始下令步騎,當道安營扎寨,以阻塞大路。又過了七八天時間,有消息說張繡已經到達蕭關。 而在這一日上午,韓遂的援兵也到了。 陽光明媚,西北風猛烈,吹起無數的塵沙,迷了眼睛。楊阜率領馬超、馬岱等人,出營門迎接援兵。 只見前方旌旗遍野,人馬眾多,粗略一看竟有三四萬。 楊阜、馬超齊齊心中一喜。不久后,大隊人馬之中飛馳而出數十騎,當先一將年紀輕輕,二十出頭。長的極為英俊威武,手持一桿大長矛。 “我乃中郎將閻行,可是楊先生?”閻行虎目定睛一看,翻身下馬,對著楊阜拱手一禮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