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硬要有人能與諸葛亮相提并論的話,那么就只有司馬懿跟陸遜了。 不過陸遜是真的不被孫權信任,這極大的壓制了陸遜的才能。但是陸遜與諸葛亮是一樣的,陸遜是憂心社稷而死,諸葛亮則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陸遜的兒子陸抗以及孫子輩,都是孫氏忠臣。諸葛亮的子孫,諸葛瞻、諸葛尚綿竹戰死。 唯有司馬懿是個老烏龜。 就算是不提諸葛亮,這里邊的諸葛瑾,也是一個人才。不過諸葛瑾之所以是個人才,是因為這個人的人際關系搞的十分好,有七竅玲瓏之心,可以平和各方政治勢力的矛盾,從某方面來說,也算是“丞相之才”。 丞相乃調理陰陽,鎮守家國的人嘛。 但是諸葛瑾最終官至東吳大將軍,做了個武官,雖然諸葛瑾治兵也還行,但帶兵打仗,從沒贏過。 總而言之,今天張繡既然知道了這種事情,豈能放過? 不買零食吃了,吃個屁的零食。張繡對典韋說道:“馬上打道回府,派人去找太史慈過來。” “諾。”典韋唯命是從應諾了一聲。隊伍當即調轉了個頭,回去了大司馬府。 張繡來到書房之后,便有些不平靜。直到一陣腳步聲響起,太史慈風塵仆仆的從外走了進來。 “明公。”太史慈進入書房之后,便對張繡躬身一禮,恭敬的不行。 先別說他在張繡的麾下領兵練兵,如魚得水。便是他們家在洛陽,時不時的受到張繡賞賜,就讓他感恩肺腑了。 “坐。”張繡先讓太史慈坐下,然后說道:“子義啊。你太史家乃是青州東萊人,可與瑯邪諸葛氏有交情?” 雖說太史慈家與諸葛家分屬于青州、徐州,但是兩郡相去不遠。 太史慈立即回答道:“回稟明公,我家與諸葛家并無交情,但是我聽說過諸葛氏。” 張繡有點遺憾,這個時候應該派遣一個徐州人去吊唁一下,但既然沒有,那就只能太史慈出馬了。 “子義,瑯邪諸葛氏有個諸葛玄到了洛陽,昨天死了。你代我去吊唁一下。” 說著,張繡又小心叮囑了幾句。 “諾。” 太史慈很驚訝,但也爽快的應下了。他可不僅是個武將,待人處事也是四平八穩,不會出差錯的。 不久后,太史慈便帶著幾個隨從,前往吊唁。 雖說死了諸葛玄,但與劉表本身沒什么關系,因而劉表的親朋故交,一個都沒有來。為了不顯得太冷清,劉表與幾個徐州官員、士人溝通了一下,這些同鄉,便特地來吊唁諸葛玄。 這些同鄉多半都不認得諸葛玄,但盡了同鄉之宜。這些同鄉吊唁、慰問家屬之后,便都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