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淵見一個質疑、反對的聲音都沒有,心中拔涼拔涼滴。 太監不等李淵發話,宣讀起了第二道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儲貳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貞萬國。 天策上將、太尉、尚書令、陜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雍州牧、蒲州都督領十衛大將軍、中書令、上柱國秦王世民,仁孝至純,器質沖遠,風猷昭茂,宏圖夙著,美業日隆。 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 王跡初基,經營締構,戡翦多難,征討不庭,嘉謀特舉,長算必克。 敷政大邦,宣風內外,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總機衡,庶績惟允。 職兼內外,彝章載敘,遐邇屬意,朝野具瞻,宜乘鼎業,允膺守器。 可立為皇太子。 載稽典禮、俯順輿情。 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于武德九年六月初五,授世民以冊寶,正位東宮,昭告天下。 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欽此。” 不等李世民假模假樣的推辭,群臣立刻下拜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淵見自己圣旨里的春秋筆法,群臣跟聽不出來一樣,心中更涼。 太監繼續念第三道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君臨率土,劬勞庶政,昧旦求衣,思宏至道。 而萬機繁委,成務殷積,日夜不休,實疲聽覽。 皇太子世民,夙稟生知,識量明允,文德武功,平一宇內。 九官惟敘,四門以穆。 朕付國得人,義同釋負,遐邇寧泰,嘉慰良深。 自今以後,軍機兵仗倉糧,凡厥庶政,事無大小,悉委皇太子世民斷決。 然後聞奏。 既溥天同慶,宜加惠澤。 為父後者,若有封爵,皆令襲繼。 諸赤牒擬授職事官,見任者并即為真。 其已得替者,參選之日,聽依階敘。 亡官失爵者,量加擢用。 逋租宿賦,及先負官錢物,悉從蠲免。 文武官人,節級頒賜,務存優洽,稱朕意焉。 再于朱雀廣場造登天臺,朕將于武德九年八月初八對皇太子世民行禪讓大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