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放作品。 電影一開場,就讓陳木盛眼前一亮。 好像,當下的大陸片還是港片,很少在開頭給出某某作品的字幕。 歐美電影倒是常見,但,這么做的往往都是一些成名大導,為了突出這部電影的個人風格,也讓大導的粉絲看清楚。 這是我的電影。 沈放,他現在還是一個無名小卒,這么做是不是有些問題? 陳木盛想到這里,突然又有些想笑。 這部電影確實就是沈放的作品,他這么標一下,突出一下個人風格,也不能說他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在‘沈放作品’之后《孤島驚魂》這部電影才真正的開始。 沙灘,手機,《卡農》,然后才是女主角的臉龐。 陳木盛記得這部電影劇本的開頭,那雖然不是分鏡劇本,可也是按照這個順序寫的。 這代表著鏡頭運動的過程,從這里其實能看出來導演是有一定水準的。 到目前為止,最讓陳木盛驚訝的是電影的畫面。 這完全不像是一個低成本的電影。 特別是電影的打光。 這可是沙灘上的戲,能看出來天氣晴朗,那么,陽光會非常的強,直接拍的話,人物的臉會顯得黑。 現在,女主角臉龐的光影柔美,以一個低成本電影而言,這已經大大的超出預期了。 陳木盛是不知道,沈放他們自己做了柔光布,從某廠買了一塊很大的無紡布,就拿這玩意對付了一下。 雖然跟正經的柔光布還有差距,可其實材質上差不多,效果至少能達到8成。 就跟那個椰子殼一樣,算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把小蜜拍的還挺好看。 但,這不過是超出了一個低成本電影而已,陳木盛雖然有所驚訝,可依舊不夠。 當初最吸引他的還是這部電影的離奇情節,他很想知道,一個新人導演怎么能把這個故事給講好。 要知道,一個劇本變成電影,這中間差著十萬八千里。 多少好的劇本,可拍出來就是一坨。 從小客車到上船,再到上島。 身為知名導演的他,沒有放過那些帶有暗示性的細節。 ∞這個無限符號出現了不止一次,雖然只是一閃而過,可這絕對是一個重要暗示。 而到了島上的情節之后,陳木盛馬上就發現運鏡發生了變化。 偷窺鏡頭。 聽到這個名字,肯定有人會浮想聯翩,確實,這種運鏡手法真的就好像是在偷窺。 但實際上,這種鏡頭本身并不容易,需要一個設備才行。 斯坦尼康。 這是一種穩定器,可以讓攝影機固定在攝影師的身上,這樣攝影師可以跟著角色走,這不就能輕易的形成偷窺的感覺了嘛。 而這種運鏡,第一次大規模應用的恐怖片,就是庫布里克的《閃靈》! 也就是說,陳木盛他現在看到這部《孤島驚魂》就不由自主的聯想到《閃靈》。 陳木盛記得很清楚,《閃靈》這部電影存在著大量的心理暗示,甚至,庫布里克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特意去向廣告公司學習如何在鏡頭里加入‘心理暗示’。 現在,這部《孤島驚魂》也是如此! 上島之后的偷窺鏡頭,這就給人一種,島上有人在暗中觀察上島的這些人的感覺。 而之后,鏡頭畫面又出現了許多古怪的地方。 那個鑰匙怎么是女主的? 她是不是真的之前來過這個島? 那些食物怎么腐爛的那么快? 還有那副紅色主題的油畫。 這些全都是暗示,一定的! 直到槍聲響起,一個蒙著面的家伙出現。 果然,那偷窺鏡頭是有道理的。 就是有人在偷窺他們! 陳木盛沒想到,這部電影會讓他看的心跳加速。 終于,那個拿著獵槍蒙著面的家伙,被一斧子撕開了面罩。 跟女主角一模一樣的臉! 知名導演陳木盛,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 大哥龍之前也覺得這部《孤島驚魂》很好,但他畢竟不擅長恐怖片,更不擅長這種帶有強烈心理暗示的電影。 他當初得到本子的時候,就找了陳木盛幫忙看看,現在成片了,有姜汶來幫忙,那自然就更好。 相比較于陳木盛,姜汶之前可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劇本。 大哥龍明白,姜汶現在對這部電影的反應,應該是更有參考價值。 于是,在觀影的時候,大哥龍時不時的注意著姜汶的表情變化。 這里畢竟不是影院,雖然關著燈,可依舊能看個大概。 這大長臉的變化……精彩極了! 電影開頭的《卡農》,姜汶可以確定,絕對是沈放吹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