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92章 字寫得太爛 “海外貿易?” “穩固政治?” “消除內患?” 劉三吾通篇閱讀下來,對于文章中那些自己看不懂的生澀詞匯有了理解。 不由得大呼痛快。 朱燁的策論之中,雖然通篇很多字眼,劉三吾都云里霧里,但是仔細看了后面的解釋之后,也頓時了然了朱燁的想法。 條條分明,將開放海禁的弊端和優勢都羅列了出來。 就連劉三吾都不得不贊嘆這篇策論的優秀可取。 被劉三吾的贊嘆吸引了注意,此時翰林院之中的審批學士都圍了上來。 “劉大人這是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策論,竟然讓大人這般忘形。” 眾人走到劉三吾的身邊,湊著一起看了起來。 “朱燁? 可是那個宴會上一鳴驚人的才子?” 幾人看到試卷上的注名,不由開口問道。 見劉三吾點頭,大家才細細看去。 “文筆確實不錯,但是實用價值不高。 海禁豈是說解封就解封的。” “哪怕是優勢再多,也不能忘記開放海禁帶來的缺點。” “你們難道都忘了當初胡惟庸那個逆賊是怎么利用海陸私通倭寇的?” “胡惟庸的死狀,我可是歷歷在目。” “若是真的重用此等言論,豈不是重蹈覆轍。” “此人擅自揣測圣心,實在不可重用。” 方孝孺不敢茍同的說道,實在不能理解這種策論,怎么會讓劉三吾夸贊。 “你怎么就知道當今圣上沒有開放海禁的意思?” “若是圣上無心,又怎會將此話題當做試題,考驗學子策論!” 劉三吾不服氣的說道。 身后幾人還跟著頻頻點頭,明顯是贊同劉三吾的話。 “當今圣上不可能開放海禁的,就算是將此命題當做考驗,也不過是要讓莘莘學子自己體會到海禁的重要性。” “并沒有解禁之意。” 方孝孺不甘示弱的回答道,身邊也有人附和稱是。 “這策論之中不是寫到了防備弊端之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