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真正的安排實施下來,朱元璋赫然發現,原來朱燁已經將方方面面制定安排的詳細可行。 甚至連說服大臣的說辭,朱燁都已經想到了。 朱元璋連連震撼,原來自己的孫子,治國馭臣之道竟然已經如此融通貫匯。 甚至比自己這個當了那么多年皇帝的人,都要厲害。 所以,當這些老臣找借口提意見的時候,朱元璋按照朱燁的說辭,竟然將這群唇舌功夫了得的儒生,說的啞口無言。 面對這些文臣,朱元璋從來就沒在口舌上討到過便宜,哪次不是靠自己的身份氣勢,強壓他們去辦事。 如今,拖了朱燁的福,看著這群老臣無言以對的樣子,朱元璋內心的滿足和充實,讓他心中分外愉悅。 對朱燁能力的肯定也是越發的強烈起來。 不過想到自己的孫兒在郊外為了安置流民忙的不可開交。 身為他的爺爺,更是身為大明的帝王,自然不能將擔子都壓在自己孫兒的肩頭。 “傳朕旨意,在城外加蓋臨時住所,安置流民。” “戶部開倉,每日派專門的官員將士搭建粥棚,為安頓好的流民施粥飽腹。” “還有你,徐德勝,朕親命你為賑災巡撫,前往黃河沿岸考察災情民情,后應事務,由戶部輔佐,務必做到平災安民。” 一連串的旨意下達,各司其職,眾人紛紛領命離去。 朱元璋思索片刻,又拿起圣旨,撰寫了起來。 這群不干人事的大臣,是時候該處理處理了。 流民大批的涌進皇城,若不是自己親眼看見,恐怕一時片刻也不會得到消息。 看來,安生日子過慣了,這群官員都當自己瞎了,蒙起眼睛過起日子來。 就在這時,蔣瓛進來傳報:“皇上,淮王殿下,自回宮后,閉門不出。 太子妃苦勸無果。” “皇上,要不要去東宮看看?” 黃狗兒適時的插上一句話,畢竟他是收了呂氏好處的人,也應允了呂氏,多在皇上面前替淮王朱允炆掙取機會。 “去看他娘的狗屁,這孩子,在宮里是被慣壞了,朕不過罵了他一句,竟然還耍起脾氣來。” “朕還沒問他的責,他倒是擺起了架子。 不去!” 想起朱允炆在街上的表現,再聽到黃狗兒的話。 朱元璋氣的一把將桌上的奏章摔了下去,正砸中了黃狗兒的腦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