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者姓文,名叫良臣,萬歷年生人,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 他寒窗苦讀十幾年,天啟三年考中的進士,后來曾經官至漳州府通判,于崇禎十六年致仕歸家。 然后便一直在家鄉教書育人,培養后輩! 在鄉間素有名望! 準確點來說,其實他不算是瓊州最有名望的士紳。 那些真正有名望的鄉賢,基本上都在滿清殺入瓊州,下達剃發易服令之后舉事反抗,滿門被殺,或者是自殺殉國了。 文良臣不敢反抗清廷的暴政,也舍不得自殺,只能是選擇把頭發剃了,然后窩在家里當宅男。 說白了,也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那些有名望,有骨氣的人都死光了,原本不怎么起眼的文良臣,自然也就變成瓊州的頭面人物了。 文良臣的眉毛很長,花白花白的,臉型也較為痩長。 賣相很是不錯! “說什么話?” “老夫這都一大把年紀了,還能說什么話?” 文良臣不愿意表態。 雖然目前來看,明軍收復瓊州,好像已經成為了必然。 但是,戰爭這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 就像是鄭成功北伐南京的那一戰,在他南京之敗崩盤之前,戰況無比順利,整個江南江北應聲歸附,任誰看戰局,不都是一副大清藥丸的局面嗎? 誰能想到鄭成功偏偏就在南京城下翻車了?! 文良臣老了,戰局未曾徹底明了之前,他不愿意做出任何的冒險。 那個大腹便便的中年訕笑著開口說道。 “文老何處此言,您老可是老當益壯啊!” “就今天這局面,您給我們出出主意唄!” 中年人沒皮沒臉的繼續追問道。 其余眾人也是紛紛開口。 文良臣磕了磕手中的拐杖,然后開口說道。 “顏總兵不是要帶兵出城去迎敵嗎?” “且看戰況吧!” “做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準備就可以了,不要做任何別的多余的事情。” 簞食壺漿迎王師,至于說迎的王師是大明的,還是大清的,那無所謂! 迎誰不是迎呢?! …… 今天就這兩更了,明天就考科二,考完了恢復正常更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