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常打水井,是絕對不會出現打到墓室內而不自知的情況。 就算是漢代的土坑豎穴墓,那也有用木頭做的蓋板在墓室上頭封住。 只要打到,肯定都會發現不對勁的。 唯獨就是盜墓賊這種本來就是沖著墓穴來的,那才會無所謂。 而且事后也懶得回填盜洞,就把盜洞放在那了。 像王墓,深度都是十幾米甚至二十幾米的,不知情的村民站在盜洞上方往下看,也只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根本看不到洞內的情況。 再加上三百年前的農民百姓,也沒有像現代人那樣,對盜墓賊有廣泛的認知,看到不對勁的深洞就會想到盜洞這一環。 再加上當時恰逢明末亂戰,等到時局平復,當地重新恢復正常秩序后,后來人早就不知道這口“井”是什么情況了,自然就這么用了下來。 真的是一口地宮水,數代人來嘗。 完整聽完這個故事后,直播間內的觀眾們立馬嘔聲一片。 這故事是真的惡心! 哪怕只是想象一下那個畫面,大家就有點受不了了。 一些原本對盜墓賊也就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不在乎的網友們,現在也立馬倒戈了。 誰都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在自己的身上啊! 設身處地的想想,要是自己因為盜墓賊留下的盜洞,喝了幾代墓中積水,那該有多崩潰? “為何墓被盜了才開始考古?” “為什么國家不及時發現,然后將地宮封存或者發掘后送入博物館?” “考古為何老跟著盜墓走?” “看新聞總是哪里哪里的墓被盜了,考古工作者才介入,就不能先盜墓賊一步嗎?” 各種各樣針對盜墓賊為什么會如此猖獗的提問,一下子淹沒了直播間。 看到這一幕,陳翰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非常欣慰。 網友們能夠開始對盜墓賊,對華夏考古工作上心,就是一個好的反應啊! 他十分認真的解釋道: “我必須承認,目前確實存在考古跟著盜掘走的這種現象。” “但是這是有原因的。” “對于考古隊伍來說,一方面是目前任務繁多,人手力量不足,光是負責配合各地的基建工程進行勘探和搶救性發掘,就占據了大部分考古工作者的時間和精力了。” “另一方面,考古發掘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破壞”,華夏考古工作的過程中,出現過很多遺址在發掘之后存在保護不力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