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5章 應廢萬歷皇位,當立潞王為帝! 這一日的清晨,看望完無大礙的朱翊镠之后,李太后一反常態的換上了一身素服。 一晚沒有入睡的李太后,一閉上眼腦中就盡是隆慶皇帝的身影。 “李彩鳳!你就是這樣教導朕的太子的?” “你怎么能生出這等荒淫無道,殘害兄弟的孩子!你難道想葬送朱家大明的江山嗎?” 面對隆慶皇帝的質問,李太后惶惶不安,而夏桀王、商紂王等一個個荒淫昏庸的亡國之君也一個個浮現在她腦海中。 萬歷皇帝朱翊鈞是她傾注心血教導的孩子,承載了她所有的希望……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昨天的一幕給予了李太后巨大的沖擊。 所以這一夜的輾轉反側,更加堅定了李太后的決心。 “備轎,我要去奉先殿。” 李太后的聲音帶著毋庸置疑。 太監萬和連忙應聲,“奴才這就去準備。” 明代禮制,外有太廟,內有奉先殿,都是來祭拜大明歷代皇帝的地方。 大明朝每有征伐兵戈之戰,或是新帝登基,立后立嗣之大事,都須先到奉先殿祭拜,然后才可詔告天下。 值守奉先殿的太監們還在睡眼惺忪之時,就聽到了“太后娘娘駕到”的一身。 太監們忙不迭的行禮,“奴才叩見太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但李太后一下轎子,一言未置,徑自走進了奉先殿。 李太后從太祖高皇帝開始,一一跪拜,直到供列此處的最后一個皇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 正是萬歷皇帝的父親、李太后的丈夫。 一見到隆慶皇帝的牌位,又想起來昨夜腦海中隆慶皇帝的一聲聲質問,李太后終于忍不住了,長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奉先殿內不是這些太監能夠進去的,但也能隱隱約約的聽到奉先殿傳來的痛哭之聲。 “皇上,是臣妾不好……教導出這樣的孩子……” “太祖高皇帝起兵于毫末,創業艱難,終于北逐暴元,恢復中華。 然大明基業多舛,爾來二百又一十二年矣。” “臣妾一婦道人家,本欲培賢明圣君,固我大明萬世不移之基業。 但臣妾薄德寡識,所育長子萬歷皇帝朱翊鈞,失德不修,荒淫無度,竟做殘害兄弟之禽獸事。” 李太后的言辭越來越激烈。 “皇帝失德,而此子潞王朱翊镠仁德愛民,可代即皇帝位!” “臣妾叩首謹告諸位列祖列宗。” …… “傳張先生過來,替我擬懿旨。” 李太后又召喚過來馮保吩咐道。 “不知娘娘要下什么懿旨……”馮保出言試探道。 “廢掉萬歷皇帝,另立潞王為帝!” 李太后斬釘截鐵的說道。 馮保聞言,嚇得臉色有點泛白,連忙跪下磕頭道:“娘娘,請您三思啊。” “何須三思? 咱主意已定!” 李太后冷冷的說道。 慈慶宮,仁圣太后陳太后的住所。 在裕王潛邸之時,陳太后就與李太后保持了良好的關系,雖然陳太后無子,真正的六宮之主為李太后,李太后也是尊重著陳太后一直到現在。 “慈圣太后駕到。” 陳太后剛剛用完早點,正欲讀讀話本,就聽到了李太后到來的消息。 “妹妹怎么一大清早就過來了。” 陳太后走到門口一把握住了李太后的手。 看著面容憔悴,身穿素服的李太后,陳太后詫異不已,“妹妹怎么如此憔悴?” “姐姐……“李太后聽到陳太后的詢問,竟又伏在了陳太后的身上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著事情的原委。 陳太后輕輕拍打著李太后的后背,安慰道:“妹妹莫要生這么大的氣,鈞兒他還是個孩子,喝了點酒失了智倒也難免。” “鈞兒已經不小了,今年已經是十九歲了,咱原本以為他已經成人了,就從乾清宮搬了出去。” “可誰知道,咱剛剛走沒多久,他就如此!十九歲就如此,那他與正德皇帝何異?” 李太后越說越氣,甚至都有些失言提及了正德皇帝。 “我那可憐的镠兒……為了阻止他皇兄做殺人這等荒唐事為了救那個小宮女,竟拿身子去擋劍……”想到小兒子,李太后就不住的揪心疼。 “唉,妹妹,這事姐姐也幫不上什么忙,這六宮之事全聽妹妹的就好了。 只是妹妹要三思而行啊。” 陳太后嘆了口氣說道。 另一邊,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匆匆忙忙的來到了內閣。 文淵閣的第一間,便是當今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值房。 張居正正伏案翻看各地的奏章,這時候游七走了進來,“相爺,馮大珰來尋您。” 聞言,張居正眉頭一皺,對方是司禮監掌印,自己是內閣首輔,如此在內閣見面豈不是會百官所詬病? 馮保這是何意? 但馮保已經來到了內閣,張居正有心不見但又無法推脫。 “讓他進來吧。” 沒一會兒,神色嚴肅的馮保走進了值房,“咱家見過張先生。 “ 張居正也起身,“馮公公。” “傳太后娘娘口諭,著令內閣首輔張居正擬懿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