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就在六十多年后的京城煤山上,大明的最后一個皇帝自縊在歪脖子樹上,在自己的衣袍上寫下遺言: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從此神州陸沉,異族的鐵蹄在華夏肆意踐踏,揚州…… “明實亡于萬歷”,但他朱翊镠只是大明的一個藩王——大明的藩王干政即是違反祖宗之制,輕則被申飭,重則視為謀反。 在腦海里叫喚了半天,朱翊镠沮喪的發現,自己既沒有系統,又沒有金手指。 存在即合理,就算沒有系統金手指,朱翊镠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明一步步的走向滅亡。 但一念至此,朱翊镠還是在心里默默的嘆了口氣,生出了無盡的無力感。 既然作為一個藩王,那自己難道只能走科技強明的路線? 看來就只能多跟李太后和萬歷皇帝要些銀子,早早的就藩,默默的搞研究。 《本王在大明研究蒸汽機》《工業革命從大明開始》《自動火炮與大明無敵的關系》 發覺到潞王心不在焉,正在闡述大學之道的張居正微微皺眉,但是也沒有去管束些什么。 畢竟朱翊镠只有十三歲,而且對一個藩王哪有那么高的要求。 回過神來的朱翊镠微不可察的偏了偏頭,看向一旁的皇兄朱翊鈞。 朱翊鈞正聽的張居正講課連連點頭,陶醉不已,也不知道是真的沉醉還是在配合張居正表演。 在張居正講完了經義之后,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捧著一摞奏章放在了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御桌上,“萬歲爺,這是今日六部衙門所上的奏章,請您御覽。” 萬歷皇帝點了點頭,拿起了奏章,他一邊閱讀奏章,一邊問詢著一旁的張居正。 面對皇帝的問詢,張居正略微沉吟就能給出最合理的批示,萬歷皇帝再著朱筆批在奏章之上。 “張先生,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姚弘謨上奏章乞骸骨,您以為如何?” 朱翊鈞翻看了一本奏章向張居正問道。 “臣以為陛下可應允,只是要下旨挽留兩次,再行同意。” 張居正緩緩說道。 “那便依張先生所言。” 朱翊鈞點了點頭說道。 在一連批閱了十幾本奏章之后,萬歷皇帝揉了揉眼睛,轉過頭對馮保說道:“馮大伴,朕要去登東,你準備一下。” 聞言,馮保對朱翊鈞說道:“萬歲爺,奴才早就備好了,您隨奴才來。” 在明代,登東便是上廁所。 朱翊鈞站起身來,一個更加圓鼓鼓的肚子直接彈了出來。 一旁的朱翊镠當即就明白了,這就是讓李太后滿意不已的——《帝王氣象》。 “皇弟可同去?” 朱翊鈞問道。 “皇兄且去。” 朱翊镠聽到萬歷皇帝這么邀請,果斷拒絕了。 兄弟倆面對面登東,那場面想想就能尷尬的地上扣出清明上河圖來。 在萬歷皇帝去登東的閑暇,張居正拿出來資治通鑒,皇帝的下一科目就是學習歷代王朝的興衰史。 想到張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凄涼之事,朱翊镠有心提醒卻不知道怎么開口。 告訴張居正,六十多年以后大明滅亡,東虜入主中國? 現在李成梁鎮守遼東,在東北隔一段時間就帶著遼東騎兵對著各部族嘎嘎亂殺,弱的不管,誰強殺誰,哪來的東虜? 告訴張居正后來的大明天災不斷朝廷無力賑災,流民起義將攻破帝都? 現在的太仆寺加上太倉存銀,總數有七八百萬兩,太倉的存糧也可支十年之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