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六章 華夏不亡-《我在明末當特工》


    第(2/3)頁

    他多次化裝潛伏滿洲偵緝刺探,自然曉得無論政治還是軍事,強大滿清都不是區區臺灣能夠匹敵,內心深處時常為明鄭前途擔憂,生怕有朝一日韃子入侵臺灣強迫漢人剃發易服,大明最后一塊江山也慘遭淪陷,華夏文明再無復興之期。

    只是官卑職低,眼見明鄭朝延陷入黨爭內斗不息,文武官僚都把功名富貴置于民族利益之上,絲毫不為臺灣前途擔憂,心情郁郁卻只能徒喚奈何。

    《復甫文集》給徐國難打開嶄新天地。

    按照陳永華的觀點,華夏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即使臺灣淪陷也只是明鄭朝廷滅亡,華夏之魂依舊綿遠流傳,只要天下漢人牢記炎黃子孫身份,時刻不忘排滿興漢,終有一日可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華夏崛起復興可期。

    驅除韃虜復興華夏,這也是徐國難孜孜不倦的夢想追求,想到只要華夏之魂不滅,日后炎黃子孫必將重新崛起,禁不住目光發亮心情澎湃。

    “一切為了復興華夏。”徐國難一字一頓,抬頭望向窗外明月,對著渺渺中無數為華夏崛起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烈士喃喃自語,聲調激昂。

    往下觀看,寫的是如何在滿清韃子刀下屈身隱伏,暗中傳承華夏文明以期未來復興,正看得入神,忽見文中出現臺灣兩字,心中微凜,凝神細讀,逐字逐句品味。

    “臺灣北連三吳,南接兩粵,上通日本,下達呂宋,實海上交通之咽喉,貿易往來之要地。永華不才,奉延平郡王諭令署理臺灣,見其地可用,其民可恃,其資可興,誠帝王之基也。”

    “惜乎滿清韃子以泰山之力攻奪臺灣,以臺灣彈丸之地必難抵擋,大明苗裔將隨之而絕。永華觀滿清韃子素無海疆雄圖,削平臺灣必自棄邊海長城。今西夷鼓船東來,臺灣原為荷蘭夷殖民地,無時不在涎圖,一旦有隙必將重新竊踞,國姓爺苦心籌劃之策,數萬將士跨海征戰之功,將毀于一旦,誠為可惜。”

    “永華觀宇內大勢,百年之后航海興盛,貿易日廣,臺灣實江浙閩粵之左護,若西夷巢穴其中,永執利劍抵中華之咽喉,圣人惟能望而興嘆,中華崛起倍加艱難坎坷。愿有識之士保臺灣于中土,免子孫之憂思。”

    看文章題目,是“臺灣不可棄論”。徐國難讀得痛快淋漓,仿佛面對陳永華接受諄諄教誨,暢論天下大勢,令人耳目一新,情不自禁站起身,對著《復甫文集》恭敬行禮,心中默禱。

    “老師雖沒有見國難最后一面,卻委托爹爹傳授《復甫文集》,顯是把國難當成衣缽傳人。國難不才,必將遵照先生教誨,盡平生之力保華夏傳承不亡,保臺灣國土不失,圖崛起華夏于將來,死而后已。”

    正自喃喃禱告,房外傳來細微腳步聲,俞依偌推門進來,見徐國難站在窗前彎腰行禮,面上隱有淚痕,嚇了一大跳,趕忙快步走近,抓住胳膊急問道:“國難,怎么了,不要嚇我!”神情惶急,眼里幾乎要掉下淚來。

    徐國難回過神來,把《復甫文集》恭敬收好,微笑道:“我沒事,莫要擔心。”

    抬頭見窗外山影朦朧,萬籟俱寂,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懶洋洋打了個哈欠道:“時辰不早,快些安歇了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郑州市| 儋州市| 张家川| 黔西| 读书| 独山县| 九龙县| 长沙市| 鹤岗市| 金沙县| 宜丰县| 巨鹿县| 荔波县| 横峰县| 鄂伦春自治旗| 麟游县| 白玉县| 榆树市| 永寿县| 灵丘县| 南昌县| 淮南市| 烟台市| 施甸县| 文昌市| 桂东县| 中西区| 吴桥县| 扎赉特旗| 龙井市| 宝山区| 营山县| 和硕县| 炎陵县| 定远县| 定州市| 安康市| 合江县| 镶黄旗|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