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玉傾看向墨綠布衣的婦人道:“張嬸一路乞討而來,衣衫整潔,面色紅潤,身材豐腴,想必這乞討的生活也不差吧。” 話落,看向劉翠:“來京中謀生?若謀生必然要先找伢行,試問哪個伢行會收留帶著幼子的婦人?” 張嬸一愣,訕訕道:“民婦遇到好心人救濟,還算過得去。” 劉翠則低頭不語。 李嬸道:“若王妃能把蘇將軍欠我們的銀子還給我們,民婦們也能回鄉過安穩的日子了。” 蘇玉傾沒理,站起身冷聲道:“蘇將軍回京,京中百官都無從知曉,而你們卻能得到消息,及時趕到京城,來寒王府討要公道,真是好本事。 再者,你們口口聲聲說沒有銀子,那我倒想問問,李嬸為何用的起江南榮齋特制的發油? 劉翠用的胭脂是上好的水胭脂,一盒至少要五十兩,別告訴本妃這是你丈夫手腳未殘時給你買的,這種胭脂保存再好,一年以后也無法使用了。 而你幼子手上戴的雖是銀鐲子,但這鐲子卻不是普通的素銀,價值最少二百兩。 還有張嬸,你說你一路乞討,先不說你的樣子與乞討之人天差地別,只說你手上的戒指,上好的翡翠,還是近兩年的款式,你要做何解釋?” 蘇玉傾不知道這是背后之人故意給留的破綻,還是這些人被收買,便立刻想買些心念已久的東西,來王府前忘記這些細節,但這些是最有利的說明,圍觀百姓都是證人,當然把這些說清楚。 接著道:“本妃父親對軍中將士訓練上嚴格要求,生活上多加關照,那些傷殘返鄉的將士,父親按規定發放發恤銀,并且每年拿出自己一半的俸祿貼補他們,這些事你們不知道,但當地官府都有記錄的,隨時可查證。 本妃不管你們出于什么目的,但為了一己私欲,一些身外之物便滿口謊言,誣陷他人,實在可恥。 今日所說的話,本妃已讓人記下,你們各自按上手印,本妃會上人把這本冊子送去官府,而你們也等著官府的傳召吧。 審理過后,若當真是本妃父親克扣,你們的銀子會一分不少的給你們,還會補償你們一筆,若查出來你們受他人指使,誣蔑朝廷官員,該受的罰,一個也別想逃。” 蘇玉傾話落,轉身回府。 那些討公道的人怔愣片刻,紛紛看向李嬸,眼中有些驚慌,她們原以為只是跟著鬧一下,白得不少銀子,沒想到誣蔑朝廷官員居然要坐牢啊。 圍觀的百姓也回過味了,有人道:“看來這幫人,并不像她們口中說的那么慘啊,怕是有人想害寒王,找不到陷害的理由,就向王妃下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