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以最大性價比來看,弓手和弩手以及負責操縱床弩和投石機的士兵,甲胄自然是越輕越好。 這些士兵在后排,受到攻擊的可能性極低,若著一身重甲,舉手投足間皆要耗費體力,得不償失。 軍隊全員重甲,并不是最好的搭配,應該是部分重甲,搭配部分輕甲,甚至是無甲單位。 重甲自然是配備給前兩排廝殺的士兵,還有騎兵,輕甲配備給更后方的弓手,無甲單位,自然是操縱投石機搬石頭干重體力活的士兵。 還有包括救治傷員抬擔架的醫護人員,也應是無甲單位。 還有,騎兵全員重甲似乎也無必要,重甲騎兵長于破陣和肉搏,輕甲騎兵則擅長用騎射放風箏,破陣之騎犀利無比,騎射之騎的作用也很重要,所以,重甲在軍隊中只用裝備一部分便可以了。 再看孫子兵法之火攻篇。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大凡火攻,其形式不外如下五種,即:一是燒其營舍,焚其人馬;二是燒其委積,使其糧秣不繼;三是燒其輜重,使其器用不供;四是燒其庫室,使其財貨不充;五是燒其險阻通道,使其轉運不靈。 作為一個懂得科學的人,李孟羲比古人更懂火燃燒的成因。 簡單的來說,火焰燃燒需要可燃物,氧氣。 可燃物就是容易點燃的柴火,而且柴火要干燥,最好是麥秸等燃點比較低容易燃燒的柴火。 而要像是木頭,木頭的纖維難以被點燃,不利于引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