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銳士-《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第(2/3)頁
再后,為騎兵操典。
騎兵是最復雜的兵種,騎兵戰斗力成形是以年記的。
在騎兵操典中,李孟羲還是按慣例,先寫到,騎兵兵員的挑選,然后,是軍馬的挑選。
然后,則是訓練,軍紀,以及日常喂養馬匹的注意事項,再包括馬匹生病了該怎么辦,等等。
這些很重要的內容寫完之后,最后,才開始騎兵戰術陣型的訓練。
自然,陣型的推演也必不可少。
與歷代兵法家不同的是,李孟羲格外看重平日的紀律和訓練這些,因此,他所寫到操典之中,一本書,五分之四的內容,都是和紀律以維護兵器,照料戰馬的后勤相關,再除去越十分之一的陣法詳解和推演內容,最后,涉及陣法的內容,竟只有可憐的十分之一。
自古以來,世人皆以陣法為兵家頂級智慧,李孟羲不以為然。
戰爭,打的是后勤。
后勤相關,才是軍事戰爭中最重要的智慧。
一部十來萬字的兵書,陣法相關,只占了十分之一不到,這恰是智慧的表現。
該如何選鋒呢,再以古之兵書為佐證。
軍中有大勇、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
軍中勇敢,不怕死,而且比較旱,砍到身上不怕疼的人,就編為一伍,名為冒刃之士。
這個冒刃之士,李孟羲姑且理解為,前排接戰廝殺的排頭兵。
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陳之士;
此處,陷陣之士,則必定選甲士,特別是選重甲士,作為在敵軍陣型薄弱時撕裂敵軍陣勢的精兵。
有奇表長劍、接武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
此謂之技擊之時,李孟羲理解為,雙手大劍,手持巨劍,用于在敵人陣型被撕開之后,沖進缺口之中,趁勢一陣砍殺的雙手劍士。
此兵種,還與陷陣士還有些不同,陷陣士多批重甲,手中還拿有盾牌,要硬頂著敵軍槍陣往里沖。
而雙手劍技擊士,其功能細分,是跟隨在陷陣士身后,擴大戰果的銳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马关县|
佳木斯市|
柯坪县|
宝应县|
桑植县|
九龙县|
中牟县|
通山县|
日照市|
秦皇岛市|
阿城市|
阳原县|
油尖旺区|
崇左市|
汝城县|
莎车县|
滨州市|
元朗区|
濉溪县|
邵东县|
昌平区|
辉县市|
杭锦旗|
河南省|
襄垣县|
含山县|
枝江市|
淳化县|
塔河县|
调兵山市|
年辖:市辖区|
九龙县|
杭锦旗|
阿鲁科尔沁旗|
河池市|
西昌市|
望谟县|
册亨县|
峨眉山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