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選鋒法-《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第(2/3)頁
“第一天,我讓鄉勇自跑,二十里,四百鄉勇,準時能到的只有一百二十余人。”
“第二天,又讓鄉勇自跑,依然是二十里,準時能到者,一百五十余人。”
“第三天照舊,二十里,準時能到者一百五十人左右。”
“至第四天,我讓鄉勇列隊并進,并嚴令陣型不得亂,且要準時到二十里處,結果,隊形不僅亂了,且準時能到者,僅有八十余人。”
李孟羲聽關羽這么說,眉頭不由緊皺。
關羽已經帶四百鄉勇訓練了四天,四天之中,關羽前三天讓鄉勇們自己跑,李孟羲大致能猜到關羽的目的。
連跑三天,二十里地能達標的人數穩定了,穩定在一百五十人左右,這說明有一百五十人左右,體能出類拔碎。
然后得出結果后,第四天,關羽讓士兵結陣并進,效果一言難盡。
“二十來里,普通士卒的體能應該能撐得住,跑不到規定時間之內……是為什么?”
“訓練奔襲之卒,我有兩策,一用選鋒法。
二者,還是從軍陣處著手改進。”
“嗯。”關羽隔著篝火看著李孟羲,點頭到,“我也正欲用選鋒法。”
關羽李孟羲他們兩人談兵法,三兩句話,彼此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一旁的劉備云里霧里,聽的心急,“云長,何為選鋒法?”
關羽沉吟道,“選鋒一詞,出自《孫子》,【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敗。】
又曰,【凡與敵戰,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一則壯其志,一則挫敵威。】
選鋒,指選拔精兵之法。”
“選鋒一詞,《司馬法》簡述為,【選良次兵,益人之強】
《吳子》一書,述為【簡募良才,以備不虞】。”
關羽引用兵法的著述,給劉備解釋了何為選鋒,選鋒一詞最早出自哪里,歷代兵法家又是怎么對選鋒一詞做解釋的。
李孟羲聽關羽引經據典的,佩服極了。
劉備聽明白了何為選鋒,可心里更疑惑了,又如何去選鋒?
劉備于是又問,“云長,既有選鋒法,如何選兵?”
關羽引用了兵書作答,關羽身子向劉備那邊側了側,他手捋長須,認真講到,“選兵之法,歷來多有不同,《吳子·治兵》篇講,【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
此為一例。
又有,戰國精兵魏武卒,其考核之法,【卒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關羽說著,目露神往,“衣三重重甲,戈矢齊備,遠趨百里尚能日中而至。而今我軍身無甲胄累身,一日不能行四十里,差精兵遠矣!”
想到鄉勇們的種種不堪,關羽唉聲嘆氣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彭阳县|
华坪县|
岳阳市|
金秀|
平陆县|
南丰县|
沅江市|
高州市|
荆州市|
贡山|
高碑店市|
云和县|
永定县|
莫力|
柳江县|
阜南县|
乐都县|
锦屏县|
泸西县|
砀山县|
阿城市|
青铜峡市|
湟源县|
长春市|
读书|
明水县|
通城县|
乌苏市|
寿光市|
乌兰县|
文安县|
万盛区|
张家港市|
山东省|
阿合奇县|
洞头县|
丹江口市|
东至县|
张家港市|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