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那一隊卡車,則被他留了下來,因為已經賣給了杰裴遜。 …… 甘北重工的某處車間中,工程師們正再次努力調試一批大型無人機。 這些無人機有著尋常民用攝像無人機的形狀,但大小卻遠超尋常無人機。 尤其是無人機底部安裝了幾個大罐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應用在軍事領域投彈的無人機呢。 這些便是高恒為自己農場訂做的農業無人機,依靠強大的飛行能力,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大片農田的播種、噴灑農藥工作。 “徐工,這些無人機的航程最大為五百千米,已經非常遠了,想再提高,只有軍工企業能辦到。” “其他方面的數據也很不錯,咱們就算再調試,再改進也無濟于事啊。”一個年輕工工程師抱怨道。 被稱為徐工的人是甘北重工的資深工程師,徐景林。 為了制作好高恒這一批無人機,馮運動特意將他從其他項目中抽調過來。 聽到手下人這話,徐景林嘆息了。 這些無人機的品質放在國際上也是一頂一的好,只可惜控制系統做的不行,就像一輛汽車沒有方向盤、abs防抱死系統、導航等等,只能用檔位控制前進后退。 “盡人事,聽天命吧,聽說馮總最近也在想辦法。” “這幾年市場環境不好,咱們企業能不能渡過難關,就全看著一單生意行不行了。” “聽說人家的農場面積幾十萬畝,需要用的機械一定多如牛毛,要是能把單子全拿下來,咱們今年就能過個肥年了。”徐景林滿懷憧憬道。 作為一個工程人員,他平生最大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有用的機械,為自己和家人換取一個富裕的生活。 至于其他工程師,在聽到這話后,也莫不是露出滿懷憧憬的笑容。 灌完了雞湯,更有干勁兒的他們開始絞盡腦汁改進這批無人機,努力向軍工品質靠攏。 徐景林不愧是首席工程師,在絞盡腦汁的努力下,不多時就找出了一個值得改進的地方。 “太好了,改良這處電路,能量損耗就能減少百分之四,航程可以增加到五百二十千米!” 第(3/3)頁